[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锌污泥中回收饲料级氧化锌的方法及其回收的饲料级氧化锌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9375.0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源;叶成伟;刘杨;覃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5105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锌 污泥 回收 饲料 氧化锌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锌污泥中回收饲料级氧化锌的方法及其回收的饲料级氧化锌。本发明的含锌污泥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污泥酸化:将含锌污泥加入到硫酸溶液中;除杂操作:对酸化污泥进行除杂处理,去除其中的铁、钴、钙、镁和镍金属杂质,固液分离,得到锌氨溶液;将锌氨溶液加入强碱溶液中,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饲料级氧化锌产品。本发明回收的氧化锌产品的氧化锌含量在98%以上,锌含量在80%左右,产品细度大于99%,完全符合饲料级氧化锌产品的相关标准,相对于一般的纯净原料,生产成本更低,有效利用了含锌污泥,实现了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达到了绿色环保的效果,实现了铁、钴、钙、镁、镍和锌的分离回收,分离率达到了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含锌污泥中回收饲料级氧化锌的方法及其回收的饲料级氧化锌。
背景技术
热镀锌厂车间酸洗水经加入铁盐混凝,加碱沉淀后产生含锌污泥,含锌质量百分数3%~5%,含铁质量百分数6%~8%,还有其它的杂质金属,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锌资源的浪费。目前关于含锌污泥中锌和其他金属杂质的回收均有相关技术公开,含锌污泥中回收锌多是用盐酸将含锌污泥中的铁、锌浸出,氧化除铁,然后回收得到相关的锌回收产品,但其中存在铁锌回收效率较低,且锌产品中只去除了铁杂质,产品质量不高。
关于其他金属杂质的去除,现有技术的方法容易存在萃取剂中毒,萃取剂的使用寿命短,且工艺流程长,且金属分离不彻底,容易导致硫酸锌产品达不到相应的产品标准等问题,还有利用硫化物沉淀及热压浸出分离相关金属杂质的,该方法容易生成硫化氢气体造成操作环境污染。现有技术CN107287428A公开了一种分别回收电镀污泥中铜、镍、锌的方法,其采用硫酸浸出污泥,分离硫酸钙后往液相中加入铁粉置换回收海绵铜,一次固液分离后往液相中加碱液并曝气回收氢氧化铁,二次固液分离后往液相中加碱液沉淀回收镍、锌,三次固液分离后往固相中加入氨水-硫酸铵溶液溶解镍,四次固液分离后固相为氢氧化锌,焙烧后得到氧化锌产品,液相浓缩后得到硫酸镍铵产品。该专利通过络合氨浸的方法并不能够彻底分离镍、锌,会导致获得的氢氧化锌产品中夹杂大量镍,后续生产的氧化锌产品因夹杂镍导致颜色发绿。
本领域所期待的是研发出一种能够实现含锌污泥中多种金属的分离回收,同时制备得到符合饲料级标准的氧化锌产品的含锌污泥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含锌污泥回收中杂质金属分离不理想,回收的氧化锌产品品质不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从含锌污泥中回收饲料级氧化锌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保护一种上述方法回收的饲料级氧化锌。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从含锌污泥中回收饲料级氧化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污泥酸化:将含锌污泥加入到硫酸溶液中,调整溶液pH至0.5~1.5;
S2.除杂操作:对S1的酸化污泥进行除杂处理,去除其中的铁、钴、钙、镁和镍金属杂质,固液分离,得到锌氨溶液;
S3.将S2中的锌氨溶液加入强碱溶液中,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饲料级氧化锌产品,其中反应pH为11~12,反应时间2~3h,反应温度80~90℃,强碱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5%。
在本发明的S3操作中将锌氨溶液缓慢加入强碱溶液中,维持pH反应完全后放料洗涤,于80~100℃烘干后得到米黄色到白色的饲料级氧化锌产品,产品中氧化锌含量达98.00%以上。
本发明的污泥酸化选用硫酸溶液,污泥里面有钙离子,硫酸中的硫酸根与之反应形成硫酸钙,可以不被浸出,有利于后续的提纯。硫酸浓度优选质量分数为15~25%的硫酸溶液,在该浓度下既可以浸出其中的锌,又保证有较好的固液比,有利于后续的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