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9489.5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赵迎迎;刘兴川;姚道远;刘驰;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领域 信息 共享 交换 数据模型 建模 方法 | ||
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共享交换数据字典建模;S2:建立信息交换业务模型:S3:生成共享交换目录。本发明中数据描述唯一,形成标准化的数据字典,实现数据在交换过程中机器可读性,能够有效解决数据治理问题,能够通过计算机自动绘制数据关联图谱实现对共享交换的政务数据进行统一建模,形成规范的共享交换数据字典,并根据此字典优化共享交换目录,克服当前城市跨领域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描述不一致、目录结构单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模型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广泛利用电子政务、交通、公安、医疗、工商、金融业等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异构数据,以提升城市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市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信息共享交换是实现城市大数据汇聚融合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大数据时代实现数据流通、发挥数据规模价值的必然需求。尤其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提高了社会要素紧密协作的需求,跨领域的信息交换变成了重中之重。
为突破城市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难题,我们提出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城市跨领域共享交换数据进行统一描述,梳理数据间逻辑关系,建立标准的跨领域共享交换字典,用以指导信息共享交换目录的建立,为跨领域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如在政务服务中,个人业务办理往往需要汇聚多个部门的数据,通过建立统一的跨领域数据标准,能够高效有序地实现不同领域间的数据融合,增加跨部门间业务协同效率。同时,该建模方法未来可推广到政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共享交换或交易,促进数字经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共享交换数据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和统一规范,存在数据多种描述的现象,为共享交换数据理解带来不便;共享交换目录结构单一,共享交换目录对目录项和字段进行简单罗列,目录项之间逻辑关系不清晰,使用者体验差;由于数据主责单位不明确导致的“一数多源”问题较为严重,目录项和字段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冗余现象。
以上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跨领域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建模方法,对共享交换的政务数据进行统一建模,形成规范的共享交换数据字典,并根据此字典优化共享交换目录,克服当前城市跨领域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描述不一致、目录结构单一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共享交换数据字典建模,用于对共享交换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以及相关的数据元标准进行统一,用规范的机器可理解的表述方式进行描述;
S2:建立信息交换业务模型:基于将需求调研获取的共享交换信息转化为符合特定逻辑结构的信息,以构建信息交换业务模型;
S3:生成共享交换目录:基于信息交换业务模型中的每一个实体、关系和字段与共享交换数据字典的类型及属性建立对应映射关系,以生成共享交换目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