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49667.4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左秋杰;束仁志;任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6 | 分类号: | F25D21/06;F25D21/00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霜 化霜 冰箱控制器 冰箱化霜 厚度数据 控制步骤 温度数据信息 冰箱蒸发器 温度传感器 蒸发器结霜 传热能力 干燥环境 退出条件 信息判定 耗电量 预判断 蒸发器 预设 加热 判定 冰箱 采集 开门 传输 检测 退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涉及冰箱化霜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预判断步骤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进入化霜控制步骤;根据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判定结霜级别;根据判定的轻微结霜、中度结霜、严重结霜的结霜级别,分别设定加热时间为t1、t2、t3;直至达到化霜退出条件,化霜退出判断:将用于检测冰箱蒸发器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信息传输至冰箱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化霜控制步骤,解决了干燥环境时,结霜较少存在电能不必要浪费;湿度高的环境时,开门次数多,蒸发器结霜很严重,不能及时化霜,导致蒸发器传热能力降低,加大冰箱的耗电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化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冰箱的蒸发器上霜层很薄时,对蒸发器的传热影响较小,当霜层增厚并使整个蒸发器被霜包住后,就会严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能力,使冰箱内温度降不下来,据测定,蒸发器表面结霜厚度大于6毫米时,传热效率下降约30%,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除霜。
常规的化霜是冰箱按照设定时间停止压缩机运行,启动化霜加热器对蒸发器进行加热,利用化霜加热器的高温来去除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在蒸发器处的化霜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温度时停止化霜加热器加热,恢复冰箱制冷工作。
这里存在两点有待优化之处:首先在干燥环境、冰箱很少开门时蒸发器结霜不多,化霜造成箱内温度上升,电能不必要浪费;当环境湿度高、开门次数多时,蒸发器结霜很严重而不能及时化霜,导致蒸发器传热能力降低,加大冰箱的耗电量。另外因为化霜加热器持续加热,在蒸发器下侧的积霜已完全化干的情况下,热量未能及时热传递到蒸发器上侧,蒸发器存在化霜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化霜加热器持续加热,会使蒸发器下侧化霜加热器周边温度较高,存在灼烧冰箱塑料内胆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通过化霜控制步骤,解决了干燥环境时,结霜较少存在电能不必要浪费;湿度高的环境时,开门次数多,蒸发器结霜很严重,不能及时化霜,导致蒸发器传热能力降低,加大冰箱的耗电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冰箱化霜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S01、预判断步骤:将用于检测蒸发器上结霜厚度的厚度传感器采集的厚度数据信息传输至冰箱控制器;
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不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进入下一个预判断周期T,即经过一个时间周期T再进入步骤SS01;
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大于第一预设值,则进入步骤SS02;
SS02、化霜控制步骤:设定结霜级别为轻微结霜、中度结霜、严重结霜的结霜厚度区间;根据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判定结霜级别;根据判定的轻微结霜、中度结霜、严重结霜的结霜级别,分别设定加热时间为t1、t2、t3;其中t1<t2<t3;
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处于轻微结霜;则打开化霜加热器进行加热t1,然后停顿20S,并进入步骤SS03;
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处于中度结霜;则打开化霜加热器进行加热t2,然后停顿60S,并进入步骤SS03;
若冰箱控制器接收的厚度数据信息处于严重结霜;则打开化霜加热器进行加热t3,然后停顿100S,并进入步骤SS03;
SS03、化霜退出判断:将用于检测冰箱蒸发器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信息传输至冰箱控制器;
若冰箱蒸发器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化霜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预判断周期T,即经过一个时间周期T再进入步骤SS01;
若冰箱蒸发器表面温度不大于第二预设值,则直接进入步骤SS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