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0094.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惊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C1/20;G01S19/1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巡查 铭牌 点位 云服务 布线 移动互联网 供电 可视信息 软件系统 数据共享 巡查系统 智能终端 准确监测 自动生成 多用户 危化品 粘合 传感器 危险品 位码 吸合 放射性 剧毒 终端 互联网 传递 制作 转化 部署 | ||
本发明涉及危险品巡查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二维码制作:铭牌包含的信息点位的基本特征,分为放射性、剧毒、易制毒、易制爆等危化属性,每个点位二位码内容不同,以示区分,二维码安装:将二维码铭牌在需要巡查的点位,通过粘合或者吸合的方式安装。二维码铭牌代替需要布线、供电的有源传感器,在智能终端进行软件系统安装,不需要在巡查地点安装需要供电的设备,部署简单,也能够降低成本,通过将信息经过互联网传递至终端,并转化为可视信息,且能够在云服务上自动生成巡查电子报表,实现多用户数据共享,从而达到了不布线、降低成本,方便实时准确监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品巡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
背景技术
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园区、工厂、仓库容易发生爆炸、着火等事故,因此日常巡查、排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必不可少。传统的巡查手段为笔记台账,巡查人员到达点位后用笔记录时间、姓名、现场概况等信息;这种巡查手段容易造假且数据的存储比较落后、共享比较困难,已经逐渐被淘汰;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巡更仪,该设备的原理是在需要巡查的点位安装射频终端传感器,当巡查人员使用巡更仪接触或接近该传感器的时候,能够自动感应,实现打卡考勤的功能,记录下巡查行为;
根据上述两点,而现有的巡查传感器需要在巡查点位施工布线,安装电子设备,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对于特殊场合,例如易制爆生产区域,为防止意外发生,甚至不允许部署这类电子设备,且不能互网互通,因此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具有不布线、降低成本,方便实时准确监测的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危化品巡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二维码制作:铭牌包含的信息点位的基本特征,分为放射性、剧毒、易制毒、易制爆等危化属性,每个点位二位码内容不同,以示区分;
S2、二维码安装:将二维码铭牌在需要巡查的点位,通过粘合或者吸合的方式安装;
S3、软件系统安装:智能终端安装应用软件,在使用的时候,应用程序具有能够调用摄像头的权限,扫描并能够识别有效的二维码图片;
S4、巡查开始:巡查人员到达巡查位置并扫描当前点位的二维码图片,巡检软件提示访问智能终端摄像头的要求并读取巡查人员的位置信息;
S5、信息反馈:扫描之后,智能终端显示二维码信息,并通过智能终端的位置服务,记录下该点位的经纬度;巡查人员通过信息展示界面了解当前巡查站点需要巡查的内容:
S6、定位检查:巡查人员需打开手持智能终端的GPS定位功能,巡检系统通过GPS定位和点位二维码定位双定位的方式,对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并确定是否符合距离误差要求;
S7、周期检查:根据巡查人员当前时间与上一次巡查时间的时间差,判定是否符合巡查周期要求,如果当前时间与上一次巡查的时间差超过了巡查周期,则程序提示“巡查迟到”信息。如果距离和时间均满足要求,则提示“巡查成功”信息;
S8、巡查换点: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各个点位的二维码信息和智能设备与点位之间的距离,以及存查的当前周期;
S9、异常情况:如果巡查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则通过应用程序上的“问题整改”按钮记录下多媒体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上传至下一步骤中;
S10、终端接收:终端设备可在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危化属性予以标注,并对辖区内各类危化品分类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惊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惊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0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