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0647.9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金钻明;马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9 | 分类号: | G02F1/09;G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谐 发射器 太赫兹波 金属层 阵列式 电子学 衬底 覆盖层 铁磁层 光电功能器件 太赫兹发射器 微纳加工技术 电磁波频率 多层复合膜 原子级别 阵列结构 中心频率 转换效率 发射 体积小 频谱 频宽 蒸镀 制备 制作 生长 | ||
1.一种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从下往上依次为:
基片衬底、金属层I、铁磁层、金属层II、覆盖层;所述基片衬底、金属层I、铁磁层、金属层II、覆盖层均通过原子级别的生长方式结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基片衬底为高阻硅片、石英片、氧化镁或蓝宝石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层I、金属层II均为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非磁性金属,或者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磁性金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层I为:Au,Pd,Cr,Ta,W,Pt,Ru中的一种;
金属层II为Au,Pd,Cr,Ta,W,Pt,Ru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层I、金属层II厚度均为1~1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铁磁层具有强的磁性;
铁磁层为NdFeB、NiFe、CoPt、Co2MnSn、CoFe中的一种;
铁磁层厚度为1~1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覆盖层为金属氧化物或者惰性金属为MgO,Au,Pt中的一种;
覆盖层厚度为2~4n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为具有周期微纳结构和非周期微纳结构;
所述的周期结构包括条状光栅结构、矩形结构、圆结构、十字架结构;
所述的周期结构单元尺寸为2μm~500μm;
所述非周期微纳结构尺寸范围为2μm~500μ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合适的材料,基片衬底满足对太赫兹波的高透过率;
步骤二,生长太赫兹波发射磁性复合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磁电子学阵列式可调谐太赫兹波发射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基片衬底为高阻硅片、石英片、氧化镁和蓝宝石;
步骤二生长太赫兹发射磁性复合膜中,磁性膜层具有强的磁性,可选用NdFeB、NiFe、CoPt、Co2MnSn、CoFe;
应用的非磁性金属层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金属,为Au,Pd,Cr,Ta,W,Pt,Ru;
制备周期性微纳结构和非周期性微纳结构中,依据对发射器的需求进行设计加工,加工方法包括激光直写加工法、离子束刻蚀、光刻工艺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06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