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1549.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杨熠飞;李文付;王苑仙;李辉;陈帆;邓思启;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10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边形外轮廓 输入点坐标 二维视图 参数化 挖洞 绘制 平面参数化 三维视图 三维异形 板件 点线 预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编辑轮廓的二维视图中绘制多边形外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步骤二:在多边形外轮廓内部绘制多边形挖洞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该方法在二维视图中设计多边形外轮廓和挖洞轮廓,即可在三维视图中预览3D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装设计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机械制造领域,参数化三维建模技术已经非常完善,市场存在着很多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并且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直接针对板式家具设计制造领域的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数量稀少。目前市场上有两类板式家具三维设计软件,一种是依靠第三方CAD软件进行造型设计,再导入模型文件进行设计的软件,这种软件对设计人员要求偏高,不仅操作效率低下,并且流程复杂。第二种是基于绘制二维图形创建三维板件的软件,该类软件虽然不依赖第三方CAD软件,但是其造型能力有限,无法修改点线类型和对应的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点线的参数化编辑,提供包括切角、圆角、圆弧、椭圆弧、样条曲线等丰富的造型能力的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该方法使得复杂的异形板件建模时间可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内,极大的节约公司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编辑轮廓的二维视图中绘制多边形外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
步骤二:在多边形外轮廓内部绘制多边形挖洞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
步骤三:点击外轮廓或者挖洞轮廓多边形的某个点,修改点的边角类型为切角/圆角/圆弧/椭圆弧/样条曲线,输入点的参数数据,修改边的线段类型,并输入边的参数数据;
步骤四:点击保存二维点线参数化数据;
步骤五:输入三维板件的高度数据,生成三维板件;
步骤六:选取三维板件的材质;
步骤七:完成三维板件的设计保存为云端文件。
采用以上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发明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板式家具三维异形板件,通过点线的参数化编辑,提供包括切角、圆角、圆弧、椭圆弧、样条曲线等丰富的造型能力,复杂的异形板件建模时间可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内,极大的节约公司人力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基于平面参数化点线多边形设计三维异形板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编辑轮廓的二维视图中绘制多边形外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
步骤二:在多边形外轮廓内部绘制多边形挖洞轮廓,输入点坐标的参数化公式;
步骤三:点击外轮廓或者挖洞轮廓多边形的某个点,修改点的边角类型为切角/圆角/圆弧/椭圆弧/样条曲线,输入点的参数数据,修改边的线段类型,并输入边的参数数据;
步骤四:点击保存二维点线参数化数据;
步骤五:输入三维板件的高度数据,生成三维板件;
步骤六:选取三维板件的材质;
步骤七:完成三维板件的设计保存为云端文件。
本发明可以在现有的板式家具设计软件的二维视图中设计多边形外轮廓和挖洞轮廓,即可在三维视图中预览3D模型。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1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