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2026.4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娟;李勇;周代余;王琦;赵宽志;张琪;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油藏 动静 结合 原始 油水 界面 方法 | ||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待测区域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地质模型;
2)根据地质模型,确定单井或连通井组的静态储集体体积;
3)确定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动态油体积、动态水体积和动态储集体体积;
4)判断静态储集体体积和动态储集体体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判断为否则调整地质模型,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进入步骤5);
5)设置油水界面,计算得到处于该油水界面时的静态油体积;
6)判断静态油体积和动态油体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判断为否则调整油水界面,重复步骤5),直至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测区域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原始油水界面;
7)将步骤1)~步骤6)的方法应用至待测区域其他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原始油水界面的计算,得到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
8)判断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判断为否则重新建立地质模型,重复步骤1)~步骤7),直至满足预设条件,确定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建立待测区域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地质模型具体为: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建立待测区域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地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确定单井或连通井组的静态储集体体积具体为:采用静态模型三维网格积分法,计算得到单井或连通井组的静态储集体体积;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确定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动态油体积、动态水体积和动态储集体体积具体为:采用动态产量不稳定分析法,计算得到单井或连通井组的动态油体积、动态水体积和动态储集体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调整地质模型具体为:通过调整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方法中的模型参数和算法调整地质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重新建立地质模型具体为:根据缝洞型油藏地质规律,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单井或连通井组重新建立地质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步骤2)得到的静态储集体体积和步骤3)得到的动态储集体体积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步骤5)得到的静态油体积和步骤3)得到的动态油体积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步骤7)得到的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和全区油水界面分布趋势地质规律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调整油水界面的设置具体为:
当步骤5)得到的静态油体积大于步骤3)得到的动态油体积,说明油水界面设置偏低,上调油水界面;
当步骤5)得到的静态油体积小于步骤3)得到的动态油体积,说明油水界面设置偏高,下调油水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静结合反推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在确定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后,还包括对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进行验证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对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综合分析油藏酸压认识、完井测试资料分析、生产测井资料认识和开发动态资料认识,得到缝洞储层油水特征;根据该缝洞储层油水特征,对待测区域全区的原始油水界面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0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