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地表区观测系统联合布设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2028.3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李伟波;王梅生;郭敏;李世晓;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薛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地表 观测 系统 联合 布设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复杂地表区观测系统联合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预先确定的满覆盖区域划分为不同地表类型区域,将预先建立的不同地表类型区域的观测系统模板分配到每一地表类型区域,确定不同地表类型区域之间的过渡拼接区域边界,以及每一地表类型区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类型;不同地表类型区域所形成的面元尺寸和覆盖范围宽度相同;
根据方位角参数,将预先确定的满覆盖边界和地表类型划分边界及包含的地表区域旋转到方位角为零的简易坐标体系中;
在所述简易坐标体系中,获取满覆盖边界多边形拐点坐标中的最大横坐标值、最大纵坐标值、最小横坐标值和最小纵坐标值;根据所述最大横坐标值和最小横坐标值,确定包含满覆盖边界的最小矩形的纵向长度,根据所述最大纵坐标值和最小纵坐标值,确定包含满覆盖边界的最小矩形的横向长度;
根据预先建立的不同地表类型区域的观测系统模板参数,确定横向最大覆盖次数的宽度,以及模板满覆盖面元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根据横向最大覆盖次数的宽度,以及模板满覆盖面元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确定第一个线束划分的宽度,以及使第一个线束横向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以及其他线束的宽度,及每一其他线束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根据所有线束的宽度,确定包含满覆盖区域最小线束的长度;
调整包含满覆盖区域最小线束的长度;
将调整之后的满覆盖区域中采用同一种地表类型区域的观测系统模板布设的相邻区域合并成一个区域,得到区域合并后的观测系统;
根据包含满覆盖边界的最小矩形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以及模板满覆盖面元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确定区域合并后的观测系统的首激发点与满覆盖点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根据满覆盖点坐标,首激发点与满覆盖点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确定每个首激发点坐标和每个最小线束达到满覆盖的激发点范围;
根据第一个线束横向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和每一其他线束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以及滚动距,确定激发点的宽度;根据激发点的宽度,划分出区域合并后的观测系统的同一模板激发点范围;
根据每个激发点的起点坐标,同一模板激发点范围,首激发点与满覆盖点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首激发点坐标,依次把激发点和接收点摆放到方位角为零的简易坐标系中;合并重叠的接收点,根据预先建立的不同地表类型区域的观测系统模板,设置激发点和接收点关系,进行桩号编排;根据方位角参数将布设好的观测系统域旋转到原有方位角坐标系中,得到待观测复杂地表区的观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表区观测系统联合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个线束横向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和每一其他线束达到满覆盖时需布设的测线数目,以及滚动距,确定激发点的宽度;根据激发点的宽度,划分出区域合并后的观测系统的同一模板激发点范围,包括:
按照能够完整布设与不能够完整布设的区域,将模板中的激发线进行分区;
按照矩形区域,确定激发点能够完整布设的区域;
在不能够完整布设激发点的区域,逐一判断每条激发线能够布设激发点的线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表区观测系统联合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包含满覆盖区域最小线束的长度,包括:
调整最小线束下端包括:以满覆盖边界多边形拐点坐标中的最小纵坐标值为起点,将各矩形的最小纵坐标向下调整,直到找到与最小纵坐标值的差为纵向滚动距的整数倍的纵坐标值;
调整最小线束下端包括:根据满覆盖边界多边形拐点坐标中的最小纵坐标值、最大纵坐标值和纵向滚动距确定上端的调整起点;将各矩形的最大纵坐标向上调整,直到找到与上端的调整起点的差为纵向滚动距的整数倍的纵坐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0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