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2600.6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秉正;喻研;冯辉;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37 | 分类号: | C07K14/37;C07K1/20;C07K1/04;A61K38/16;A61P35/00;A61P3/04;A61P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v1 离子 通道 活性 抑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的分子结构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来源于病原真菌T.benhamiae具有人Kv1.3钾离子通道抑制活性的人工设计、制备的拟肽(天然截短多肽衍生物)。本发明所述的拟肽在微摩尔浓度水平具有较好的抑制人Kv1.3钾离子通道的活性。本发明的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的理论分子量为1594.97,具有抑制人Kv1.3钾离子通道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钾离子通道作为一类重要的膜蛋白,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包括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目前,对于人类而言,内已经发现80余个编码钾离子道的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调控着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和功能,包括:静息电位的保持、心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兴奋、神经递质的传递、肌肉收缩以及荷尔蒙的分泌。更重要是钾离子通道与免疫调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
钾离子通道家族中,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s,Kv)是数量最多的一个家族,人体内存在着约40个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根据其序列相似性和功能特征可以分为十二个亚家族,如图7所示。
在众多的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中,Kv1.3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个通道蛋白,其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较多,并且影响着多种生理活动,如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Kv1.3通道主要分布在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包括T细胞、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在研究T细胞表面的钾离子通道时发现,在TEM细胞的激活过程中Kv1.3通道表达量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自身反应性的 TEM细胞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因,从而揭示了Kv1.3通道与多种生理疾病发生的关系,其中包括银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哮喘等慢性疾病。Kv1.3通道与癌症的关系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门领域,在乳腺癌的活检中发现Kv1.3的表达量相对正常组织中明显升高,也有学者研究发现Kv1.3通道的表达量在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及肺癌的发生中也有变化,这种变化与乳腺癌不同的是Kv1.3通道的表达量在相关癌症发生的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
Kv1.3在非兴奋细胞脂肪细胞中也有分布,其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v1.3基因敲除的小鼠呈现出了一种意外的表型,敲除鼠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免疫缺陷,而且表现出对气味的敏感度增强,基础代谢速度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黑皮质素-4基因缺失的肥胖症小鼠模型中,Kv1.3基因的敲除能够通过增加活动量和整体新陈代谢减轻小鼠的肥胖症状和体重。Kv1.3在控制体重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其具有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等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力的重要靶标。
因此,对于与人Kv1.3上调相关的疾病而言,使用工具试剂检测以及开发其抑制剂用于治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发明从毛癣菌属病原真菌 (Trichophytonbenhamiae)所分泌表达的蛋白(NCBI ID:XP_003013237.1)中进行截短,以短肽为基础(该短肽氨基酸序列为:KILQTLPSLFR),制备拟肽。以期获得具有人Kv1.3钾离子通道抑制活性且性质优良的拟肽/天然多肽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其在微摩尔浓度水平具有较好的抑制人Kv1.3钾离子通道的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的制备方法,制备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人Kv1.3型钾离子通道活性抑制拟肽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