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3186.0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李洪川;王金龙;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1 | 分类号: | F24F11/61;F24F11/64;F24F11/86;F24F11/77;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控温除湿模式;S2、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S3、检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ir,Tir等于或小于预设温度阈值,进入步骤S4,若Tir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进入步骤S5,S4、检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ir以及相对湿度Φir,计算出当前含湿量Dir,当含湿量Dir小于或等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6,当Dir大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7,使用空气中含湿量替代相对湿度作为除湿效果的判断标准,能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控制准确简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空调制冷模式除湿,在除湿的同时室内温度也下降,导致用户寒冷感,现有专利提出使用制冷模式开启电辅加热模块,此专利耗电量大,不利于节能和环保。
现有技术中的除湿模式中存在将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独立控制的方式来控制除湿程序,如专利200910192811.5中公开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控制方法,该专利中当进入恒温除湿控制之后,仅采用室内温度条件作为判断标准,且根据室内温度分别设定三种运行模式;这种在除湿控制过程中将室内绝对湿度值与温度值进行独立控制的方案,虽然解决了除湿模式中用户的寒冷感,却并不考虑温度和其他因素与湿度对用户的体感是具有相互影响的,即用户体感湿度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并不相同,由于恒温除湿模式中对温度的补偿并不能完全使得室内的温度不发生变化,故整个恒温除湿过程中的适宜室内空气湿度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一味针对一个设定的相对湿度值进行除湿控制,从而导致除湿过程中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甚至除湿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模式除湿的过程中采用相对湿度值进行除湿,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控温除湿模式;S2、制冷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S3、检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ir,Tir等于或小于预设温度阈值,进入步骤S4;若Tir大于预设温度阈值,进入步骤S5;S4、检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ir以及相对湿度Φir,计算出当前含湿量Dir,当含湿量Dir小于或等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6,当Dir大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7;S5、检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ir,相对湿度Φir,计算出当前含湿量Dir,当含湿量Dir等于或小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8,当含湿量Dir大于预设含湿量阈值,进入步骤S2;S6、停止压缩机,降低室内风机转速到预设转速,运行第三预设时间t3后,进入S3;S7、进入制热模式,运行第四预设时间t4后,进入S2;S8、降低压缩机频率到预设最低频率,提高室内机风机转速到预设最高转速,运行第二预设时间t2后,进入S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高频率制冷模式,快速达到降温除湿目的;利用含湿量替代相对湿度作为除湿效果的判断标准,控制准确简洁;因相对湿度会随室内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无法在保证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环境温度,但可以实现在保证含湿量不变前提下改变环境温度,以此来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控温除湿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3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中央空调能效分析系统
- 下一篇:空调器及其回油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