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3194.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雪琴;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试剂 流通池 反应毛细管 分离毛细管 加热保温装置 毛细管电泳 高压电极 化学发光 加热片 联用 实时控制接口 加热保温套 横向穿过 流通池盖 组装方便 灵敏度 检测区 毛细管 重现性 内置 始端 左端 制作 相通 | ||
1.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装置模块和流通池模块;所述的加热保温装置模块包括内置加热片的加热保温套、加热片盖和流通池盖;所述的流通池模块包括分离毛细管、反应毛细管、高压电极、发光试剂室;所述的分离毛细管从流通池模块的左端插入,反应毛细管从流通池模块的右端插入;所述的发光试剂室留有两个发光试剂入口,所述的高压电极与发光试剂入口相邻;流通池内的分离毛细管横向穿过发光试剂室插入到反应毛细管中,分离毛细管与反应毛细管之间留有间隙;反应毛细管插入始端与发光试剂室相通;所述的分离毛细管末端出口处的位置是检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套材料为聚甲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毛细管为直径1.0mm的标准熔点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模块包裹在流通池模块外围。
5.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的制作依次分为以下步骤:
A1、首先从有机玻璃左端到右端横向打通一个圆柱形通道Ⅰ,使通道Ⅰ保持在中心同一条直线上,然后在流通池左端的两侧面分别钻发光试剂入口孔Ⅱ、发光试剂入口孔Ⅳ、高压电极口孔Ⅲ,然后在与通道Ⅰ垂直的平面且靠近右端部分分别打通圆柱形通道a和通道b,其中通道a为透光的检测区,通道b为胶塞放置处,通道b左边为发光试剂室;
A2、取两个硅胶塞,在其中心钻小孔,使其刚好能穿过反应毛细管;将一硅胶塞填充到通道b中阻塞通道b,另一个硅胶塞穿在反应毛细管上,然后反应毛细管从右端经过检测区插入通道Ⅰ中,使反应毛细管插入始端刚好横向穿过通道b中的硅胶塞的中心到达发光试剂室,穿在反应毛细管上的硅胶塞放置在通道Ⅰ的右端使分离毛细管处于固定且水平状态;
A3、选择合适长度且直径小于反应毛细管内径的分离毛细管和与通道Ⅰ内径相当的锥形塞,将反应毛细管穿过锥形塞的中心,把锥形塞塞入通道Ⅰ的左端,保持分离毛细管的末端悬空在反应毛细管的中间部分;
A4、取合适长度标准熔点毛细管穿上直径略大于孔Ⅱ、Ⅳ的锥形塞中,然后插入孔Ⅱ和孔Ⅳ,Pt电极也穿上硅胶塞,插入孔Ⅲ,此时各封闭的锥形塞与通道b填充的锥形塞构成发光试剂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装置采用电阻加热片,并配有一个铂探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试剂室内的发光试剂由外部医用双道微量注射泵注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接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道Ⅰ的直径为4.0-1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接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孔硅胶塞外边涂上透明玻璃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接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毛细管的出口端用硬质塑料管导出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31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