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035.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众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2 | 分类号: | F24F11/32;F24F11/64;F24F11/34;F24F11/70;F24F11/89;F24F7/06;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压 楼梯间 前室 泄压 出风量 泄压系统 消防应急疏散 限时 预设 火灾发生 监控系统 控制过程 强制送风 监控 瘫痪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火灾发生时,对前室或楼梯间内进行强制送风,同时监测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若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超过预设范围值上限时,则进行泄压操作;若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低于预设范围值下限时,则停止泄压操作;若标准泄压系统在未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在某一时段内大于出风量零值,或者标准泄压系统在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在某一时段内小于出风量标准值,则启动动辅助泄压系统进行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的控制过程。本发明解决解现有的余压监控系统因泄压模块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系统瘫痪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压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时,防烟楼梯间和前室是建筑内部人员疏散的唯一垂直通道,它不仅起到安全疏散的作用,也是火灾时的临时避难场所和实施补救的场所,大量的事实证明,火灾时的人员死亡绝大多数是烟熏所致,因此,火灾时,必须要对该场所进行加压送风,使之形成清洁空气的正压区,起到阻隔烟气侵入的左右。当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或前室的正压值过小时,不足以阻止着火层的烟气在热压、风压、浮力、膨胀力等联合作用下的侵入,当该区域内的正压值过大时,造成人员难以或根本无法推开疏散门防火门,影响人员疏散,后果严重,因此需要设定相应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和系统,对楼梯间和前室内部余压值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虽然现有的余压监控系统能够达到初步的对楼梯间和前室内部余压值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的目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无法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调整余压检测手段、当泄压模块无法正常工作时,往往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的余压监控系统因泄压模块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系统瘫痪问题,同时现有余压监控过程无法根据需要调整余压检测手段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进风管道设标准泄压系统和辅助泄压系统,当标准泄压系统故障时,则启动辅助泄压系统;预设标准泄压系统出风量标准值和零值,预设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标准范围值;
步骤2在火灾发生时,对前室或楼梯间内进行强制送风,同时实时监测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若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超过预设范围值上限时,则进行泄压操作;若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低于预设范围值下限时,则停止泄压操作,从而保证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始终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步骤3监测标准泄压系统在未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监测标准泄压系统在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若标准泄压系统在未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在某一时段内大于出风量零值,或者标准泄压系统在进行泄压时的出风量在某一时段内小于出风量标准值,则启动动辅助泄压系统进行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的控制过程。
上述方法中所述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一方面可以为:火灾发生时前室与走道、或者楼梯间与走道之间大气压差值。
上述方法中所述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火灾发生后的前室或者楼梯间内大气压,与火灾发生前的前室或者楼梯间内大气压差值。
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楼梯间的余压标准范围值为40-50Pa,所述前室的余压标准范围值为25-30Pa。
上述方法中,优选的,所述标准泄压系统出风量标准值与标准泄压系统的泄压口开度值成正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监控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器、执行器、正压风机、标准泄压模块、辅助泄压模块、用于监测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值的余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标准泄压模块出风量的风量传感器;
预设标准泄压模块出风量标准值和零值,预设前室或楼梯间内余压标准范围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众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众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