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264.9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秦福祥;刘云飞;王协东;佟建炜;全宏达;刘锋;王一琛;李娟;焦健;温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H01T1/02;H01T1/08;H01T1/12;H01T1/22;H01T4/02;H01B17/46 |
代理公司: | 11480 北京翔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利靖 |
地址: | 458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串联间隙避雷器 支撑绝缘子 雷击闪络 配网线路 导电球 多腔室 灭弧室 限制器 极板 上电 过电压保护器 氧化锌避雷器 安全运行 保护性能 电线连接 放电间隙 工作原理 运行维护 直线间隔 装置安装 高压电 出气座 电阻片 连接板 灭弧栅 重量轻 受潮 防雷 灭弧 配网 通流 外壁 线夹 密封 老化 | ||
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主要解决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设有支撑绝缘子和避雷器,支撑绝缘子一端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线夹,另一端设有上电极板,上电极板与避雷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避雷器内部设有若干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导电球,相邻导电球之间形成灭弧室,避雷器外壁上与灭弧室一一设有出气座。本发明提供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利用了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具备现有的配网线路串联间隙避雷器通流容量大、保护性能好的特点,弥补了配网线路过电压保护器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受潮失效以及失效后影响配网安全运行等缺陷,结构简单、重量轻、防雷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电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
背景技术
10kV架空配电线路分布较广,线路长,所处地形复杂,而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雷电过电压能够使绝缘子发生闪络,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形成工频续流烧断导线。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是在雷击闪络通道上建弧形成工频续流,弧根的温度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导线烧断,即使是裸导线,如果通过的电流很大,亦能够将导线烧断。
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穿刺线夹)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是在电弧电流过零点自然熄弧,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
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不受电弧损伤,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但存在氧化锌电阻片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失效受潮、串联间隙制作工艺复杂等缺陷,并且重量和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配网大范围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主要解决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支撑绝缘子和避雷器,所述支撑绝缘子一端设有用于与电线连接的线夹,另一端设有上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与所述避雷器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所述避雷器内部设有若干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导电球,相邻所述导电球之间形成灭弧室,所述避雷器外壁上与所述灭弧室一一设有出气座。
所述避雷器顶端与所述上电极板对应设有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与所述导电球电连接。
所述支撑绝缘子通过软连接线与所述线夹连接。
所述出气座上相对所述灭弧室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呈外大内小的喇叭状结构。
出气孔内壁设有间隔分布的若干由金属制成的隔弧板,所述隔弧板之间形成用于拉长切断电弧的分隔室。
所述隔弧板后端设有若干挡板,若干所述挡板形成多处弯折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外界相通。
所述灭弧室内相对所述隔弧板设有圆弧过渡的引弧板,所述引弧板一端与所述隔弧板对应设置,一端与相邻所述导电球的轴心对应设置。
所述引弧板由永磁体制成,且引弧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弧板形成磁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多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利用了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摒弃了氧化锌电阻片压敏特性和复合外套结合的传统工艺技术,具备现有的配网线路串联间隙避雷器通流容量大、保护性能好的特点,弥补了配网线路过电压保护器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受潮失效以及失效后影响配网安全运行等缺陷,结构简单、重量轻、防雷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