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4275.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孟;李妍妍;白凤梅;黄贞益;刘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B21D31/00;B21D22/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筒件防 起皱 模具 工艺 | ||
1.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凸模II(1)和凹模II(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II(2)内设有下部圆柱槽II(21)和上部圆台槽(22);所述圆台槽(22)的内侧面上沿内侧面的倾斜方向设有1-4段圆弧槽(23),所述圆弧槽(23)沿圆台槽(22)的周向延伸;所述圆弧槽(23)的圆弧半径为3~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槽(22)上端面的直径为20.02~59.0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槽II(21)的直径为18.02~45.03mm,高度为20~6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槽(22)的高度为所述圆柱槽II(21)高度的1/10~1/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槽(22)与所述圆柱槽II(21)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为1~2mm。
6.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通过拉深模具I对坯料进行初步拉深,坯料初步成形为圆筒状;
二、通过拉深模具II对步骤一中初步成形的坯料进行进一步拉深,得到成品深筒件;
所述拉深模具I包括相互匹配的凸模I(3)、凹模I(4)和用于压紧坯料的压边圈,所述凹模I(4)内设有圆柱槽I(41);所述拉深模具II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深筒件的直径与高度的比值为1/2~1/4,壁厚为0.1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分为2~4步逐渐拉深,其中,第一步拉深过程采用压边圈压紧坯料,后几步拉深不使用压边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工艺,其特征在于:拉深时,压边圈的压边力为3000N~50000N、深冲速度为150~300mm/s、坯料与凸模I(3)或凸模II(1)的摩擦系数为0.05~0.09、坯料与凹模I(4)或凹模II(2)的摩擦系数为0.1~0.15、坯料与压边圈的摩擦系数为0.05~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2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切边模具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体加工的折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