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质阻燃型芳纶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397.6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薄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薄其军 |
主分类号: | A41D31/08 | 分类号: | A41D31/08;A41D31/26;A41D31/12;A41D31/04;D01F1/09;D01F1/10;D01F6/90 |
代理公司: | 37256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7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性 面料 耐热性 抗静电纤维 耐磨性 对位芳纶 光稳定剂 间位芳纶 抗静电性 尼龙纤维 棉纤维 柔软性 石墨烯 重量份 阻燃性 芳纶 阻燃 褪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芳纶面料,以重量份计其包括:间位芳纶85‑95份、对位芳纶3‑5份、尼龙纤维5‑20份、棉纤维20‑40份、抗静电纤维0.5‑4份、石墨烯2.5‑4.5份和光稳定剂5‑12份。本发明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吸湿性、柔软性、吸湿性、耐热性、耐磨性和抗静电性,且长期使用后不易发生褪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芳纶面料及其制成品,特别是一种安全防护服用本质阻燃型面料及由其制成的安全防护服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高性能纤维及织物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广泛应用于消防、警察、焊接、石化等领域。安全防护服装及面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阻燃、耐高温性能,还应具有良好的防撕裂性能、耐穿着性能。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行业服装的辨识性和美观性要求,对颜色和色牢度要求也很高,并且作为服装,还应具备良好的穿着舒适性。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多数都是由芳纶纤维制作而成。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高温和物理机械性能,但成本较高,染色困难。根据我国国情,不适合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目前缺乏一种功能性强、容易染色且价格便宜的面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磨、易染色、防静电且穿着轻便舒适的低成本阻燃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防静电面料,以重量份计,其包括
其中,所述间位芳纶为极限氧指数大于28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其是一种柔性高分子,断裂强度高,伸长率大,手感柔软,可纺性好,可生产成不同纤度、长度的短纤维和长丝。可在一般纺织机械制成不同纱支,织成面料或无纺布,满足不同领域的防护服装的要求。同时,所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不会熔融、融滴,还具有很好的耐辐射性和耐久性。
本发明使用的尼龙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任意市售获得的产品。通过在面料中加入尼龙纤维,可进一步改善面料的耐磨性等物理性能。
基于本发明面料的总重,尼龙纤维的加入量典型地为5-20重量份,优选7-12重量。如果尼龙的添加量过低,则面料的耐磨性存在劣化的趋势;如果尼龙添加量过高,则影响穿着舒适性。
对本发明的棉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任意市售获得的棉纤维。典型地,基于面料的总重量,棉纤维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优选25-30重量份。如果棉纤维用量过低,则面料的吸湿性、穿着舒适性下降;如果棉纤维用量过高,则阻燃性和耐磨性变差。
本发明的防静电纤维可通过在熔融纺丝法生产金属盐型导电纤维过程中,预先在纤维基体熔融物中加入内混型抗静电剂进行共混得到。
所述金属盐型导电纤维可使用本领域广泛采用的市售产品,重量更轻,色泽浅,不会影响到面料的染色。
所述内混型抗静电剂为吸湿性表面活性剂,其可避免通常在清洗衣物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抗静电剂脱落,改善面料的抗静电性。
作为吸湿性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典型地可使用月桂酸磺酸钠、月桂酸硫酸钠、硬脂酸硫酸钠和硬脂酸磺酸钠。
本发明的石墨烯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任意市售获得的产品。优选地,在纺丝前将石墨烯添加至芳纶原料中,进行聚合纺丝,从而抑制石墨烯在纤维内部团聚,改善石墨烯在芳纶纤维内部分散的均一性。
所述石墨烯的添加量典型地为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总重的3重量%-7重量%,优选为5重量%。通过在本发明的面料中添加上述比例的石墨烯,可有效改善面料的抗静电性和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薄其军,未经薄其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效除臭上衣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