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885.7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肖衡林;刘伦;陈智;马强;李丽华;刘永莉;王鹏程;胡智;丁祥;田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04;C05G3/00;C09K109/00;C09K105/00 |
代理公司: |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江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壤土 改良 基材 改良剂 质量份 边坡防护 防护能力 锚固作用 生态修复 土壤条件 植物根系 保水剂 高边坡 泥炭土 强酸性 引入 边坡 冲刷 制备 纤维 水泥 缓解 应用 | ||
1.一种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包括酸性改良组合物0.01~0.4份,红壤土10份,泥炭土0.5份,纤维0.5份和保水剂0.15份;
其中,以质量份计,所述酸性改良组合物包括红壤土10份,水泥0.01~0.4份和水2份,且所述酸性改良组合物的pH值为6.98~9.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木屑,且所述木屑的直径为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型的保水剂。
5.一种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以质量份计,取红壤土10份,水泥0.01~0.4份和水2份混合均匀,得到初始改良组合物;
控制所述初始改良组合物pH值至6.98~9.60,得到酸性改良组合物;
以质量份计,取所述酸性改良组合物0.01~0.4份,红壤土10份,泥炭土0.5份,纤维0.5份和保水剂0.15份混合均匀,得到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生态修复的基材改良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初始改良组合物pH值至6.98~9.60,得到酸性改良组合物的步骤具体为:
随水泥龄期变化,由所述初始改良组合物的pH值9.08~11.2减小至pH值6.98~9.60,得到酸性改良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