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5867.0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李吉成;黄丹丹;姜龙;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4 | 分类号: | B60L53/24;B60L53/00;H02J7/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转换 装置 车辆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包括第一可逆PWM整流器、第二可逆PWM整流器、第一电机线圈和第二电机线圈,外部的充放电口通过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外部的电池形成直流充电电路或者直流放电电路,外部的电池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和所述第一电机线圈形成第一驱动回路,外部的电池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可逆PWM整流器和所述第二电机线圈形成第二驱动回路,驱动回路、直流充电回路和直流放电回路中均采用可逆PWM整流器以及电机,从而既精简了电路结构,也提升了集成度,进而达到体积减小以及成本降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辆将进入社会和家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各地充电站建设的相关补贴政策也在规划甚至已经出台,充电基础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分布范围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纯电动车辆续驶里程的限制,车辆使用者十分关心车辆由于动力电源耗尽而抛锚的问题。虽然许多车辆制造企业都通过车辆仪表或者其他方式提醒车辆驾驶员电池剩余电量信息和电量过低报警信息,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车辆剩余电量不能满足车辆行驶到充电设施位置或者驾驶员无意识的把车辆电量耗尽的情况。
为了避免该问题影响车辆使用者对纯电动车辆使用的体验,甚至影响纯电动车辆的使用和推广,有必要开发移动充电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的技术,满足车辆在电量耗尽或者电量低至车辆储能装置不再输出的情况下对车辆补充电能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能够实现对用电设备进行放电以及接收充电设备的充电。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逆PWM整流器、第二可逆PWM整流器、第一电机线圈和第二电机线圈,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线圈,所述第二可逆PWM整流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线圈,第一可逆PWM整流器还包括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二可逆整流器还包括第三汇流端和第四汇流端,所述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第三汇流端,所述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第四汇流端;
外部的充放电口通过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外部的电池形成直流充电电路或者直流放电电路,外部的电池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和所述第一电机线圈形成第一驱动回路,外部的电池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可逆PWM整流器和所述第二电机线圈形成第二驱动回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线圈引出的至少一条中性线以及所述第二电机线圈引出的至少一条中性线共接于所述外部的充放电口的第一端,所述外部的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汇流端,所述外部的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汇流端和所述外部的充放电口的第二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括:
能量存储连接端组,其包括第一能量存储连接端和第二能量存储连接端;
第一可逆PWM整流器,其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第二能量存储连接端连接;
第二可逆PWM整流器,其第三汇流端与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可逆PWM整流器的第四汇流端与所述第二能量存储连接端连接;
第一电机线圈,其与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连接;
第二电机线圈,其与所述第二可逆PWM整流器连接;
充放电连接端组,其包括第一充放电连接端和第二充放电连接端,所述第一充电放电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线圈至少一条中性线的和第二电机线圈至少一条中性线,所述第二充放电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可逆PWM整流器的第二汇流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能量转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5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