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锚索修复有倾斜趋势的挡土墙且无损墙后构筑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6304.3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翔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29/02;C04B28/00;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墙 锚索 倾斜趋势 修复 构筑物 锚固 张拉 挡土墙结构 封口 锚索套管 施工进度 钻孔过程 断裂处 断裂的 锚固端 锚固力 原结构 复位 锚定 锚孔 墙外 粘结 注浆 施工 无损 调试 观测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锚索修复有倾斜趋势的挡土墙且无损墙后构筑物的方法,属于修复并保护水工有倾斜趋势挡土墙领域。观测挡土墙是否有断裂处,对有断裂的挡土墙要进行先锚固再注浆粘结的方法进行修复,确定墙外锚孔位置,钻孔过程与穿锚索套管或者穿锚索同步进行,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对在挡土墙外的张拉端的锚索进行张拉调试后锚定并封口。优点是在修复处理有倾斜趋势挡土墙可以完全不影响墙后构筑物,基本不伤害原挡土墙结构,施工方法简便,在锚固力作用下,挡土墙的位移受到限制,结构会保持现状,不会再产生持续位移。促使对原结构产生作用,使其复位,本发明施工进度快,施工完成后对工程运行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不破坏挡土墙后构筑物的前提下,修复并保护水工有倾斜趋势挡土墙的技术。采用该技术实施对挡土墙进行处理后,挡土墙与墙后构筑物能够保持稳定,可完全消除挡土墙倾斜后的隐患。
背景技术
3m~8m高的水工挡土墙是水利工程最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工程建成即投入运行后,软基基础浸于水中时间较长,经水区水位经常变化,有时甚至无水,导致基础固结程度不到位,容易发生基础前趾点软化情况,加之挡土墙后构筑物的压力作用,导致墙体变位;在季节冻土区,由于墙后土体的冻胀作用,也会增加对墙体的压力,产生墙体变位;有时还有由于墙体结构承担压力过大,沿墙体产生裂缝,导致墙体变位。
一般情况下,产生变位的挡土墙自身结构还是较好的,拆除重建会造成很大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周边环境,甚至还影响墙后构筑物的安全。如果能够采用一种技术实现“在不影响总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结构材料,使挡土墙结构恢复正常使用,墙后构筑物不受安全隐患影响”,则会达到既安全、节省投资又保护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锚索修复有倾斜趋势的挡土墙且无损墙后构筑物的方法,以解决拆除重建会造成很大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周边环境,甚至还影响墙后构筑物的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
(1)观测挡土墙是否有断裂处,对有断裂的挡土墙要进行先锚固再注浆粘结的方法进行修复;
(2)确定墙外锚孔位置:
锚孔位于地面线下方0.3~2.0m,从挡土墙外向内水平钻孔,相邻钻孔互相平行,两者的距离为1.5~5m;
(3)钻孔过程与穿锚索套管或者穿锚索同步进行;
(4)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
(5)对在挡土墙外的张拉端的锚索进行张拉调试后锚定并封口。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锚孔位置低于构筑物的底面。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的方式是:采用注浆锚固。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的方式是:进行扩孔后,采用压力注浆形成土锚结构。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的方式是:在预计放置锚锭板的位置处挖坑,在坑底铺碎石、并夯入土中,将锚索与锚锭板锚固,约束锚锭板、并将坑回填。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锚孔位置高于构筑物的底面。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的方式是:在构筑物内采用注浆锚固。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对锚索的锚固端进行锚固的方式是:在构筑物的内侧挖坑,用于放置锚锭板,在坑底铺碎石、并夯入土中,从坑里向构筑物钻孔,并放置锚索,在构筑物内对该锚索采用注浆锚固,将该锚索与锚锭板在坑里锚固,在锚锭板与锚索连接侧回填土体后,张拉锚索,之后将坑全部回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翔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未经吉林省翔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