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6351.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杭翠翠;谭外球;马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湖北博润雅环境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G01N29/2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效果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隔音罩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和连接壳,连接壳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筋,支筋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和压板,筒体的左部设置有进声板,筒体的中部的外圈设置有旋套,进声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声管,第一传声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二传声管,第二传声管的右端连接有第三传声管,第三传声管与声音分析装置相连接。该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在筒体的左方设置有环形吸盘,可方便将吸盘吸在需检测处,并形成一个传声空腔,且设置有隔音效果的第一传声管、第二传声管以及第三传声管都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音罩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各种机械设备充斥于各个领域与环境,而这些设备运行时就会产生机械所特有的声音,其中,有些设备运行时的声音较大,这时机械设备本身就成为了噪音源,哪怕是一些运行声音不大的设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样可能会成为噪音,这样就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环境污染,为环境的环保安静起见,人们往往会利用隔音罩来隔绝噪音,隔音罩能在局部环境中建造出一个隔音性能良好的小室,来使隔音罩内外的声音强度不同,从而达到隔音目的以方便正常的生产生活。
尽管隔音罩可使用的场合很多,在一些高端的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中都有应用,但人们对隔音罩的隔音效果并不能做一个具体的判断,往往是通过人耳对隔音前后的声音强度进行对比,但如果在测试隔音罩隔音效果时,为了测试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必不可少地要通过多人用人耳对隔音前后的声音强度作判断,然后得出结论,但因为不同人的听觉是不同的,因此其测试结果往往带有主观性与不准确性。市场上还存有一些隔音罩的检测装置,但这类装置在音源处可能会导致声音泄漏过多,从而导致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具备方便对隔音罩不同位置的噪音进行检测,不会造成声音泄漏过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对隔音罩不同位置的噪音进行检测,可能造成声音泄漏过多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对隔音罩不同位置的噪音进行检测,不会造成声音泄漏过多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罩隔音效果检测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左部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连接壳,连接壳的外圈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筋,支筋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活动块的内侧设置有块筋,活动块通过块筋与连接壳中设置的壳槽的配合来连接,连接壳的壳槽内设置有限制块,筒体的左部内圈设置有进声板,筒体的中部的外圈设置有旋套,旋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杆,进声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声管,第一传声管的右端穿出筒体连接有第二传声管,筒体的右端设置有筒盖,筒盖上开设有与第一传声管相配合的管孔,第二传声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声管,第三传声管与声音分析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为环形吸盘,且吸盘为隔音材质,可在吸盘的中间形成密闭的传声腔,并可减少声音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进声板的竖截面为弧形,使声音更集中的进入第一传声管。
优选的,所述旋套的内圈设置有螺纹,筒体的外圈设置有与旋套上螺纹相对应的螺纹,可使旋套相对于筒体左右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声管为可折叠管,可选择性地增大或减小声音的传播行程,并可使装置更灵活。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声管、第二传声管和第三传声管均为隔音管,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声管的竖截面为倒梯形,可使声音更集中的进入声音分析装置,同样能减少传播中的损耗。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湖北博润雅环境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湖北博润雅环境安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