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眩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6551.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豪;席忠飞;刘虎林;张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0;C09D133/12;C09D125/06;C09D133/04;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孟丽平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防眩光保护膜依次包括保护膜层、第一黏胶层、防眩光涂层、透明塑胶基材层、第二黏胶层和离型膜层。防眩光涂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水性聚氨酯高反应性单体6‑45wt%;水性聚氨酯低反应性单体6‑45wt%;纳米微球乳液45‑80wt%;光引发剂1‑8wt%;流平助剂0.5‑5wt%;消泡剂0.5‑4wt%;有机溶剂2‑15wt%。将防眩光涂料和黏胶剂涂布在透明塑料基材层的两侧,置于60‑130℃的烘箱中,烘烤1.5‑2min,再贴合保护膜和离型膜制得防眩光保护膜。本发明制备的防眩光薄膜防眩光、防划伤性能好,且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光,然而过强过亮的光、强度变化过于迅速的光也是一种污染,会对人造成干扰和伤害。眩光是一种由于眼前光线映射到眼睛里,在视觉上产生的眩晕感,会使人观察能力下降或者视觉极度不适。眩光是由光亮度分布不适当或亮度变化幅度太大引起的,是一种严重的光污染。例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的眩光会对行人造成视觉干扰,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道路边的灯光装饰和夜景照明光源产生的眩光,会造成人的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会在瞬间遮住司机的事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周围环境中存在很多潜在的眩光光源,如日光、路灯、车灯和室内照明灯等。基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眩光问题,迫切需要制备一种防眩光保护膜,主要应用在室内照明灯具、灯罩、窗户玻璃以及汽车车灯等,起到防眩光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眩光保护膜,能够解决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眩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光保护膜,所述防眩光保护膜依次包括保护膜层、第一黏胶层、防眩光涂层、透明塑胶基材层、第二黏胶层和离型膜层,其中,所述防眩光涂层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其中,所述纳米微球乳液为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乳液,所述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包括核层材料和壳层材料,所述核层材料为空心玻璃微珠,所述壳层材料为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涂层的组份和含量按照重量单位计为:
可选的,所述核层材料的粒径为18-24nm,所述壳层材料的厚度为10-60nm。
可选的,所述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还包括:聚丙烯酸丁酯/聚苯乙烯微球、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纳米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微球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聚丙烯酸丁酯和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所述核层材料,所述聚苯乙烯和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所述壳层材料。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涂层的厚度为3-4μm,所述塑胶基材层的厚度为50-100μm。
可选的,所述第一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5μm。
可选的,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15-75μm,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5-75μm。
可选的,所述透明塑胶基材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防眩光保护膜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S210、制备防眩光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