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253.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83/04;C08J5/18;H01L51/00 |
代理公司: | 44300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79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材料 疏水性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有机复合 制备 聚酰胺酸溶液 聚酰亚胺薄膜 纳米粒子溶液 柔性衬底层 基板表面 纳米粒子 疏水性能 涂覆 固化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中含有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酰胺酸溶液和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均匀,进行搅拌得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将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涂覆于基板表面,通过烘膜、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作为柔性衬底层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作中,其疏水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衬底材料确定使用聚酰亚胺之后,人们对其性能做了进一步优化,诸如使得其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大的介电常数等等,目前关于其亲疏水性方面的研发相对较少,目前阶段通常采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作为OLED封口膜材料,从而达到其柔性和R2R的目的,作为最外层的基板其实具有自清洁效果是较为关键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用以解决现有方法所制备的聚酰亚薄膜疏水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含有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
进一步地,在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中,所述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30wt%。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中POSS表示有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包括笼型倍半硅氧烷;所述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化学结构式包括如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
其中R和R’分别表示对称的烷基结构。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用以制备疏水性聚酰亚胺薄膜,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酐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经搅拌得到二酐单体溶液;
将二胺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经搅拌得到二胺单体溶液;
将二胺单体溶液逐滴加至二酐单体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抽滤除去溶液中的气泡;将抽气过后的溶液在室温下静置使溶液中的气泡消失,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将聚酰胺酸溶液和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均匀,进行搅拌得到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以及
将所述疏水性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涂覆于基板表面,通过烘膜、固化,得到疏水性聚酰亚胺。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溶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将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溶于有机溶剂,得到1mmol/L浓度的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二甲基己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所述N-二甲基己酰胺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5)~(5:1)。
进一步地,所述二酐单体包括1,2,4,5-环戊烷四羧酸二酐;所述二胺单体包括1,3-二对苯胺醚。
进一步地,所述二酐单体与所述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90)~(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