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材料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691.2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冯嘉予;宁平;王驰;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16;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孔材料 吸附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金属氧化物 脱除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孔隙结构 性能测试 分散性 时长 去除 | ||
1.一种介孔材料基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表面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介孔材料,所述介孔材料为活性氧化铝、沸石、SBA系列介孔材料、ZMS系列介孔材料、KIT系列介孔材料、MCM系列介孔材料、MSU系列介孔材料或FDU系列介孔材料;所述活性组分为金属氧化物,所述活性组分中金属元素包括Fe、Cu、Ni、Mn、Ce和Cr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材料基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1~6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介孔材料基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介孔材料与浸渍液混合,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浸渍处理,经固液分离后将所得固体物料依次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介孔材料基吸附剂;所述浸渍液为金属盐的水溶液,所述金属盐为活性组分中金属元素对应的金属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的粒度为40~60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中金属盐为金属硝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中金属盐的质量浓度为1~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处理的过程中,浸渍温度为30~60℃,浸渍时间为3~12h,超声频率为28~45kHz。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5~10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的温度为300~800℃,时间为3~6h。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介孔材料基吸附剂或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介孔材料基吸附剂在同时脱除HF、HCl和As2O3蒸汽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6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