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833.5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章骁程;关凯书;王琼琦;钟继如;陈国耀;王武琳;徐彤;王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艳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凸起 表面制备 加载机构 位移曲线 压杆 本构关系 测试效率 压缩试验 应变曲线 反演 加载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凸起试样;(2)利用压杆载荷加载机构,对所述凸起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获得载荷‑位移曲线;(3)采用有限元反演法,从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中计算得到真应力‑应变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凸起试样,然后通过压杆载荷加载机构对该凸起试样进行加载,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节省待测金属材料,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电、核电、海洋油气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服役设备,其中近80%的设备是压力容器和管道。这些设备长期服役在高温、高压、低温、中子辐照或腐蚀性介质的恶劣环境下,容易造成材料性能的劣化和损伤。传统评价材料的性能,需要从设备上取下部分金属试样进行测试,这样会破坏设备原有结构,影响设备的安全。在不破坏设备的前提下,如何定量表征在役设备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采用连续压痕法(也称为仪器化压痕法)测试,连续压痕法基于硬度测试的原理发展而来,该方法用一个球形压头在金属试样的同一个部位进行多次加载和卸载(加载载荷逐次递增),通过每次卸载的曲线求出表征应力和表征应变,再用其求出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而获得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该方法用表征应力和表征应变反推出真应力应变曲线时,需要假设材料符合某一种本构关系,如线性硬化、幂硬化等,而在实际测试中往往无法预知材料的硬化模型,这会导致结果偏差很大,且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测试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金属构件表面直接进行测试,无需切割取样,可快速准确的获得材料的本构关系(真应力-应变曲线),并由此求出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测试金属材料本构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凸起试样;
(2)利用压杆载荷加载机构,对所述凸起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获得载荷-位移曲线;
(3)采用有限元反演法,从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中计算得到真应力-应变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试样是通过在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通过切削、磨削或蚀刻方式制备得到。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凸起试样为柱状结构,高度为1-3mm,截面宽度尺寸为0.5-2mm。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试样为圆柱或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试样为圆柱,高度为1.5mm,直径为1mm。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压杆载荷加载机构包括压杆、设于压杆上部的载荷传感器以及下部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压杆下端与凸起试样上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载荷加载机构的载荷传感器获得加载的载荷量,所述位移传感器获得凸起试样的位移量,以此形成载荷-位移曲线。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有限元反演法具体为:
(1)假设一条真应力-应变曲线,用有限元计算得到一条载荷-位移曲线,并计算载荷-位移曲线的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误差;
(2)根据误差,重新假设一条真应力-应变曲线,用有限元计算得到一条载荷-位移曲线,并计算载荷-位移曲线的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误差;
(3)重复步骤(2),直至误差接近0,此时认为所假设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即材料真实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