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7856.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潘克静;牛赡光;张淑静;郑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1/00;C12R1/08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蜡状芽孢杆菌 保藏 马铃薯 防治 中国微生物菌种 生物防治制剂 微生物中心 大田试验 菌株 韭菜 应用 泥土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康发之星,是从韭菜地泥土中分离获得的,已于2009年1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53。本发明通过大田试验证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康发之星的生物防治制剂对马铃薯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达到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株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中的应用,以及采用该蜡状芽孢杆菌制备的生物防治制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达60万公顷,但近几年由于各种病害的发生,尤其是马铃薯环腐病的为害,造成田间烂薯和储藏烂窖,致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出现严重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环腐病(Potato Ring Rot)是马铃薯生产中为害较大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田间发病率平均约为21.6%,发病轻的田块减产13%,严重的减产60%以上,并造成贮藏期间薯块大批腐烂。马铃薯环腐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 Davis)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细菌性病害,该病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危害,播种后发病造成种薯和芽苗腐烂,使田间缺苗断垄;成株期发病使病株萎蔫死亡或矮小黄化,产量大减;贮藏期发病使块茎继续腐烂,严重时甚至造成烂窖。
目前,人们常采用化学药剂浸种或切刀消毒的办法来预防该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但是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最终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化学药剂还会在块茎中残留,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且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马铃薯环腐病的绿色无公害生物防治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
蜡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主要分布于空气、尘埃、土壤、水及植物中,能产生抗逆性内生芽孢。该菌对生态条件适应性强,为土壤中优势菌。很多蜡状芽孢杆菌是一些谷类作物、蔬菜及树木的内生菌,能够在植物活体内定植,对寄主植物不产生任何危害并与其建立和谐关系,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并减少化肥使用量。蜡状芽孢杆菌是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蜡状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制主要有:抗生作用、营养竞争、空间竞争、重寄生作用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等机制,其主要的生防机制是产生拮抗物质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或杀死病原菌。这些物质绝大多数为肽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残留、与环境友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用于高效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新的微生物——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康发之星。本发明的蜡状芽孢杆菌菌株为内生菌,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且能在马铃薯根际快速大量定殖等优点,因此在防治马铃薯环腐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康发之星,是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民营工业园韭菜地泥土中分离获得的,已于2009年1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853。其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或LB(Luria-Bertani)培养基上该菌株形状为杆状,鞭毛特征明显,单菌落为圆形,污白色、不透明、中央隆起、边缘整齐,后期有褶皱;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28℃下培养两天后,镜检,菌体细胞呈杆状,能运动。经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以大肠杆菌为对照)。经芽孢染色后观察芽孢呈椭圆形,中生或近中生,抱囊不膨大。
本发明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菌株康发之星的培养方法或繁殖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