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及其频率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8278.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奇;卢锡安.巴尔达斯;袁善虎;朱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5B17/04 | 分类号: | B05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田恩涛;柯宏达 |
地址: | 1013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振荡器 阵列 及其 频率 同步 方法 | ||
1.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所述流体振荡器包括:进口、第一侧壁通道、第二侧壁通道、第一出口、第二出口;
所述进口通过第一侧壁通道与第一出口连通;所述进口通过第二侧壁通道与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侧壁通道靠近第一出口设有第一反馈出口;所述第二侧壁通道靠近第二出口设有第二反馈出口;所述进口连通有第一反馈回口和第二反馈回口;
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个至第N个流体振荡器,N≥2;
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连通形成第一反馈通道;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连通形成第二反馈通道;n<N;
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连通形成第三反馈通道;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连通形成第四反馈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全部所述第二反馈通道、所述第三反馈通道、所述第四反馈通道的长度相同,并且全部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全部所述第二反馈通道、所述第三反馈通道、所述第四反馈通道的截面积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其特征在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之间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之间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4.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所述流体振荡器包括:进口、第一侧壁通道、第二侧壁通道、第一出口、第二出口;
所述进口通过第一侧壁通道与第一出口连通;所述进口通过第二侧壁通道与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侧壁通道靠近第一出口设有第一反馈出口;所述第二侧壁通道靠近第二出口设有第二反馈出口;所述进口连通有第一反馈回口和第二反馈回口;
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个至第N个流体振荡器,N≥2;
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连通形成第一反馈通道;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连通形成第二反馈通道;n<N;
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与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连通形成第三反馈通道;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连通形成第四反馈通道;
所有流体振荡器的进口均为同一方向,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和第二反馈通道交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全部所述第二反馈通道、所述第三反馈通道、所述第四反馈通道的长度相同,并且全部所述第一反馈通道、全部所述第二反馈通道、所述第三反馈通道、所述第四反馈通道的截面积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体振荡器阵列,其特征在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之间通过一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与第n+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之间通过一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出口与第1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一反馈回口连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和/或
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出口与第N个流体振荡器的第二反馈回口通过通道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82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