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具电极结构及电火花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8306.6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岳晓明;张勤河;张建华;霍孟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B23H1/00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敏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电极 蚀除 游离 电火花加工过程 电火花加工装置 工具电极损耗 磁性元件 放电状态 内部磁芯 内部设置 磁力 铁磁性 吸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具电极结构及电火花加工装置,通过在工具电极内部设置磁性元件,工具电极内部磁芯所产生的磁力可以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游离在介质中的铁磁性蚀除屑吸附于工具电极表面,降低了游离在介质中的蚀除屑的浓度,改善了其极间的放电状态,并且有效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火花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具电极结构及电火花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方法通过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施加脉冲电压来将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表面间某一相对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的工作液介质电击穿,从而使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火花放电所形成的等离子体通道温度高达5000K-7000K,足以将金属材料熔化汽化而蚀除,因此每次放电都会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上形成一个很小的放电凹坑。
发明人发现,由于脉冲电源的频率极高,通过连续不断的脉冲放电会将工件电极不断蚀除,工具电极通过机床伺服进给系统不断地向工件电极进给,就可以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在工件电极上,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但是,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件电极材料被蚀除的同时,工具电极材料也会被蚀除掉,从而导致工具电极产生损耗,最终会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并且游离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蚀除屑还会对放电过程发生干扰,从而无法实现精确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具电极结构及电火花加工装置,通过在工具电极内部设置磁性元件,工具电极内部磁芯所产生的磁力可以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游离在介质中的铁磁性蚀除屑吸附于工具电极表面,降低了游离在介质中的蚀除屑的浓度,改善了其极间的放电状态,并且有效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电极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外壳包括空腔,所述内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芯具有磁性,用于吸附电火花加工中产生的铁磁性蚀除屑并使其附着在外壳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配合待加工工件形成电火花对工件进行蚀除。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空腔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内芯通过开口插入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的结构与空腔的结构相匹配,内芯能够将整个空腔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芯由磁铁制成,其磁力能够穿过外壳作用到外壳的外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与内芯的对应位置的外表面平行,用于保证磁力的均匀穿过外壳。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火花加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输出端和如上所述的工具电极结构,所述输出端包括两个端子,分别用于连接工具电极结构的外壳和待加工工件,所述内芯用于吸附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游离在待加工工件所浸泡的介质中的蚀除屑并使蚀除屑附着在外壳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当待加工工件为非铁磁性材料时,所述工具电极外壳选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当待加工工件为铁磁性材料时,所述工具电极外壳选用铁磁性材料和/或非铁磁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带有磁性的内芯插入到工具电极外壳的空腔内,外壳内部的内芯所产生的磁力来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铁磁性蚀除屑吸附在工具电极表面,从而将蚀除掉游离在介质中的蚀除屑重新吸附到工具电极外壳的表面上,吸附于工具电极表面的蚀除屑达到降低工具电极损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8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斜孔用定位引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截面叶片的精密电解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