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行横道预警实施方法及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9195.0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丽;吴兵;涂辉招;翟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31290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横道 道路交通安全 减速措施 亮度指示 区域检测 显示文字 行人检测 行人通过 智能路标 预警系统 预埋 申请 机动车 提示 预警 | ||
本申请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为一种人行横道预警实施方法及预警系统。本申请的设计思路:行人检测区域检测到人行横道上有行人通过时,预埋在路面中的智能路标自动变为黄闪,同时高亮度指示牌显示文字提示,从而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行人,提前采取减速措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人行横道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和路段中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带,尤其是在夜间及能见度不佳的条件下,机动车驾驶员不易看清人行横道线及过街的行人,不能及时采取减速措施,因此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人行横道交通事故频发问题,现有技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在路面施划反光系数较高的白色标线,但在能见度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且标线破损后难以起到预警作用;
二是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路灯以提醒机动车驾驶员,但常规路灯灯光对驾驶员的视觉刺激作用并不明显,且对于过街行人流量较小的交叉口和路段,长亮路灯也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是在人行横道线设置发光装置,但警示措施往往较为单一,发光装置布设和灯光选择不够合理。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背景,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从道路交通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预警系统,旨在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前方过街行人,提前采取减速措施,从而降低人行横道处交通安全隐患,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申请的设计思路:行人检测区域检测到人行横道上有行人通过时,预埋在路面中的智能路标自动变为黄闪,同时高亮度指示牌显示文字提示,从而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行人,提前采取减速措施。
技术方案一
一种人行横道预警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人行横道处及周围的道路几何特征、树木和灯杆等固定物位置等信息,提供给S103;
S102,确定行人检测区域:行人检测区域主要包括行人等待区域和行人穿越区域,所述行人等待区域在路边人行横道两端区域,所述行人穿越区域为道路中人行横道线区域;
S103,设置检测过滤条件,包括行人等待区域检测过滤条件和行人穿越区域检测过滤条件:
设置行人等待区域固定物位置,检测目标移动方向、速度的条件,用于排除树木、灯杆等固定物的影响,以及行人沿道路方向行走的情况;
设置行人穿越区域检测目标移动方向、速度的触发条件,排除机动车通过的情况;
S104,布设智能路标:将智能路标沿人行横道线两端埋设,与人行横道线垂直;
S105,布设高亮度指示牌:将高亮度指示牌设置在离人行横道高远的空间位置以确保高亮度指示牌不被树木和其他交通标志遮挡;
S106,布设毫米波雷达探测系统:将毫米波雷达布设在路边人行横道两端,行人检测区域外,雷达覆盖范围包括整个行人检测区域;
S107,布设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智能路标、高亮度指示牌、毫米波雷达探测系统相连接构建预警系统,当预警系统的毫米波雷达探测到行人进入行人穿越区域内时,高远处的高亮度指示牌显示“注意行人”文字提示,同时路面上的智能路标保持黄闪状态,两者提醒机动车注意过街行人。
技术方案二
由上述方法设计可得的人行横道预警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探测系统、智能路标、高亮度指示牌、无线通信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