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9440.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盖国胜;孟繁荣;何振全;马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清大粉体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G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永伟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土壤 疏松 深度 施肥 方法 | ||
1.一种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果树的树冠垂直投影地面的一周打若干个深度为0-100cm的喷管孔;
S2、将喷管插入喷管孔内,固定,向喷管内通入压缩气体,瞬间释放加压空气,疏松土壤1-5次,每次0.2-3s,加压空气的压力为0.3-3MPa;
S3、向喷管内加入有机肥悬浮液,利用压缩气体将有机肥悬浮液喷入土壤中,喷液1-10次,每次喷液持续0.5-5s,喷液压力为0.5-3MPa,压缩气体与有机肥悬浮液的体积比为(10-500):1;
S4、拔出喷管;
所述喷管的管径为10-40cm,相邻喷管孔的距离为1-1.5m;
所述喷管孔呈倾斜开设,喷管孔位于土壤中的一端靠近果树干,喷管口长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呈20-60°;
所述有机肥悬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70.5-84.5份有机肥、60.5-90.5份活化磷矿粉、10.6-15.2份钾矿粉、2.5-3.5份沸石、1.8-2.6份蒙脱土、3.4-3.8份膨胀蛭石、2.8-3.4份糖渣、4-8份秸秆、1.2-1.6份草木灰、0.27-0.32份复合菌剂、450-660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悬浮液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沸石、蒙脱土、膨胀蛭石、秸秆、糖渣、活化磷矿粉和钾矿粉各自粉碎成100-1500目的粉末并相互混合,向混合粉末中加入草木灰和有机肥,混合均匀;(2)将复合菌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成复合菌剂溶液;(3)将复合菌剂溶液加入步骤(1)制得的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制得有机肥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由以下方法制成:将6-10重量份禽畜粪便、2-4份钾矿粉、8-12份活化磷矿粉、4-8重量份向日葵秸秆、3-5重量份糠醛渣和2-4重量份蘑菇菌渣混合均匀,加入乳酸菌、酵母菌和水按照1:1:2-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菌液,菌液与烘干后的肥料总量质量比为1:800-1500,盖上塑料膜,当肥料中心温度为45-58℃时,对肥料进行翻混,翻混3-4次,风干至含水量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002-0.004份嗜酸乳杆菌、0.006-0.008份地衣芽孢杆菌、0.003-0.006份枯草芽孢杆菌、0.011-0.015份肥力高、0.002-0.006份米曲霉菌、0.011-0.013份酵母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秸秆粉碎,向秸秆碎渣上依次喷洒浓度为75-85%的乳酸菌溶液和浓度为65-75%的侧孢芽孢杆菌溶液,翻动搅拌均匀,用塑料膜密封,使秸秆碎渣的温度为8-12℃,放置20-30天,取出,烘干至含水量为20-25%,制得秸秆,秸秆与乳酸菌溶液、侧孢芽孢杆菌溶液的质量比为1:1.2-1.4:1.6-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矿粉的活化方法如下:将磷矿粉、硫酸铵和腐植酸钾混合,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至200-220℃,保温20-24h,磷矿粉、硫酸铵和腐植酸钾的质量比为7:3-4:1-2,蒸馏水与三者总重的质量比为1-1.5: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树地土壤疏松与深度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钾矿粉由水云母、钾长石和高岭土粉碎、混合制成,水云母、钾长石和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1-1.5:1.2-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清大粉体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清大粉体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4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