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9494.4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民;刘赪;刘俊平;刘汉龙;孔宪斌;魏绍刚;谢君泰;刘韫鑫;杨长青;于介;白明禄;孔纲强;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银西铁路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7/20;E02D5/3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内浆固 碎石 施工 机械 方法 | ||
1.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钻孔系统、注浆系统、行走控制室(1)和履带系统(2);
所述钻孔系统、注浆系统和行走控制室(1)均设置在履带系统(2)上;
所述钻孔系统包括卷扬机(3)、主机(4)、施工机架(5)、钻杆(6)和电机系统(7);所述卷扬机(3)与施工机架(5)连接,施工机架(5)上连接有钻杆(6);所述钻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薄壁钢套管(8);
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注浆压力系统(9)、输送软管(10)和浆液存储系统(11);所述浆液存储系统(11)与注浆压力系统(9)连接;所述注浆压力系统(9)连接有输送软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机架(5)包括呈倾斜状的滑动槽(501),滑动槽(501)的上端连接有液压马达(504),液压马达(504)的输出端和滑动槽(501)的下端之间缠绕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滑动块(503),滑动块(503)安装在滑动槽(501)内;所述卷扬机(3)安装在滑动块(503)上,卷扬机(3)的输出端连接钻杆(6),所述钻杆(6)与滑动槽(50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6)为分段式钻杆,分段式钻杆通过公母卡扣进行分段连接;每段所述钻杆(6)的长度为1.5~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系统(2)包括履带(201)和底盘(202);所述底盘(202)的上表面连接有回转装置(12);所述回转装置(12)的上表面连接有矩形底板(13);所述钻孔系统、注浆系统和行走控制室(1)均安装在矩形底板(13)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板(13)下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连接有具有收缩和打开功能的角支撑(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钢套管(8)的外径为300~600mm,厚度为1~5mm,每段薄壁钢套管(8)的长度为1.5~2m。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定位:施工机械前进至设计的位置,将每个所述角支撑(14)打开,支撑到地面,在设计位置进行放样,并予以复核、定位;
2)钻孔施工:复核无误后,使用所述钻杆(6)进行机械钻孔;钻孔时慢档钻进,保证钻孔倾斜角不变,最大偏差不超过1%;
3)连接施工:第N段钻杆施工结束时,用公母卡扣将第N+1段所述钻杆(6)与第N段钻杆(6)连接,并将第N+1段薄壁套管(8)与第N段薄壁套管(8)焊接成一个整体,所述N为自然数;焊接完成后,继续钻进施工,直至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4)投放碎石:将所述钻杆(6)提出来并进行拆解,所述薄壁套管(8)留在孔中,形成套管护壁,防止塌孔;将注浆管(15)正对钻孔中央,并下放到钻孔内部;下方过程中,将若干注浆管(15)焊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注浆管;所述注浆管(15)到达钻孔底部后,使用碎石填满注浆管(15)和薄壁套管(8)之间的空隙;
5)注浆施工:将所述输送软管(10)与注浆管(15)连接;所述注浆压力系统9将浆液存储系统11中的浆液通过输送软管(10)与注浆管(15)注入碎石体中;
6)移动机械:注浆完成后,将所述输送软管(10)与注浆管(15)断开,所述注浆管(15)留在浆固碎石桩内作为劲芯加筋体;所述履带(201)带动施工机械进行位置移动,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15)为多孔的预应力管或多孔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内浆固碎石桩施工机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浆液为水泥浆液或高聚物材料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银西铁路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银西铁路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4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