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传输接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9586.2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26 | 分类号: | H01J49/26;H01J49/10;H01J49/02 |
代理公司: | 44469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传输 导电板 分离锥 带电离子 离子通道 绝缘板 电势差 壳体 离子传输效率 传输提供 接口装置 腔体环境 条水平线 逐渐递减 灵敏度 离子源 质谱仪 带电 粒子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传输接口装置,包括:壳体、分离锥、离子通道、导电板及绝缘板;壳体,用于给带电离子的传输提供真空的腔体环境;分离锥,用于引导带电离子进入离子通道;导电板安装于绝缘板上;导电板的离子传输孔与绝缘板的离子传输孔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分离锥的方向朝向离子传输孔;导电板与分离锥之间的电势差沿导电板至分离锥的方向的逐渐递减,带电离子通过离子传输孔根据电势差的梯度依次穿过导电板、绝缘板、分离锥,并进入离子通道。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防止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进入离子传输孔的同时,提高带电离子从离子源到离子通道的离子传输效率,进而提升质谱仪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传输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使用的大气压离子源一般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带电离子从离子源到接口装置再到真空的离子通道这部分的离子传输损失率对于质谱仪灵敏度的影响较大。
传统的离子传输为了不让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进入接口装置,离子源喷射时通常会以垂直的方式直接将带电离子送入接口装置,但这种方式的离子传输效率较低,还会有部分带电离子未进入接口装置,导致质谱仪的灵敏度下降。
而由于离子传输效率较低,离子源得持续喷射出更多的带电离子,才能将足够的带电离子送入接口装置,进而延长了设备的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防止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进入离子传输孔的同时,提高带电离子从离子源到离子通道的离子传输效率,进而提升质谱仪的灵敏度。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离子传输接口装置,包括:壳体、分离锥、离子通道、导电板及绝缘板;壳体,用于给带电离子的传输提供真空的腔体环境;分离锥,用于引导带电离子进入离子通道;离子通道,离子通道与分离锥对接;导电板安装于绝缘板上;导电板及绝缘板的中部均设有用于输送带电离子的离子传输孔,导电板的离子传输孔与绝缘板的离子传输孔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分离锥的方向朝向离子传输孔;导电板与分离锥之间具有电势差,电势差沿所述导电板至分离锥的方向的逐渐递减,带电离子通过离子传输孔根据电势差的梯度依次穿过导电板、绝缘板、分离锥,并进入离子通道。
离子传输接口装置,由于导电板周围的电场吸引带电离子,使带电离子从导电板及绝缘板的离子传输孔处进入,而电场对导电板外的带电离子中参杂的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无任何作用力,因此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未能进入离子传输孔,带电离子进入离子传输孔时,由于电势差沿所述导电板至分离锥的方向的逐渐递减,带电离子通过离子传输孔依次穿过导电板、绝缘板、分离锥,并进入离子通道,导电板周围的电场对带电离子的作用力能够将较多的带电离子进入离子传输孔,保证了带电离子的离子传输效率。
所述绝缘板包括有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安装于第一绝缘板上,所述第二导电板安装于第二绝缘板上,所述第一绝缘板将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绝缘隔开,所述离子传输孔包括有第一离子传输孔及第二离子传输孔,所述第一导电板及第一绝缘板上的离子传输孔均为第一离子传输孔,所述第二导电板及第二绝缘板上的离子传输孔均为第二离子传输孔。
所述离子传输孔还包括有第三离子传输孔,所述第三离子传输孔设置于分离锥上,所述分离锥通过第三离子传输孔引导带电离子进入离子通道,所述第一离子传输孔、第二离子传输孔、第三离子传输孔及离子通道均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在离子传输接口装置外部的带电离子由于受到第一导电板中电场的作用力,带电离子从第一离子传输孔处进入离子传输接口装置,而未带电的粒子及其它杂质由于没有受到电场的作用力排斥在离子传输接口装置外部,由于第一离子传输孔、第二离子传输孔、第三离子传输孔及离子通道均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带电离子沿电势差的梯度从第一离子传输孔传输至第二离子传输孔,再从第二离子传输孔传输至第三离子传输孔,进而通过第三离子传输孔传输至离子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9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蚀刻系统及其切换式匹配装置
- 下一篇:无线充电式空心阴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