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壳材可去除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0245.7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清;李桂华;曹馨文;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昕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10 | 分类号: | D01F2/10;D01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惠磊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壳材 复合功能 可去除 纤维 功能材料 工艺简单经济 可去除材料 处理工序 后续加工 设备改造 温敏材料 纺丝 芯材 申请 生产 | ||
1.一种含有壳材可去除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含有壳材可去除的复合功能微胶囊;其中所述微胶囊的芯材包括温敏材料和第二功能材料;所述微胶囊的壳材包括可去除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升温到温敏材料融化后,加入第二功能材料,并混合均匀;其中,加入第二功能材料的质量为温敏材料质量的0.01%-12.00%;
B.以步骤A所得分散液作为分散相加入连续相中得到乳液;其中,乳液中至少90%的分散相粒径≦2.50微米;
C.将加入上述乳液的壳材或壳材预聚物在乳液中的油水界面处固化,得到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其中,所述壳材或壳材预聚体的质量是步骤A所得分散液质量的0.05%-50.00%;
D.将步骤C所得复合功能微胶囊和纺丝聚合物或纺丝聚合物溶液,形成分散液,其中复合功能微胶囊占纺丝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0%-45.00%;
E.将步骤D所述分散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形成细流,经凝固或溶剂挥发制成纤维;
F.将步骤E所得纤维或经过后续加工的含有该纤维的制品,使用能够溶解所述壳材但不溶解所述芯材和纤维的洗涤液洗涤,以将所述微胶囊的壳材部分或全部去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升温到温敏材料融化后,加入第二功能材料,并混合均匀;其中,加入第二功能材料的质量为温敏材料质量的0.01%-12.00%;
B.以步骤A所得分散液作为分散相加入连续相中得到乳液;在所述分散相或所述连续相中加入壳材或壳材预聚物,或者在形成所述乳液的过程中加入壳材或壳材预聚物;其中,乳液中至少90%的分散相粒径≦2.50微米,所述壳材或壳材预聚体的质量是步骤A所得分散液质量的0.05%-50.00%;
C.将壳材或壳材预聚物在乳液中的油水界面处固化,得到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
D.将步骤C所得复合功能微胶囊和纺丝聚合物或纺丝聚合物溶液,形成分散液,其中复合功能微胶囊占纺丝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0%-45.00%;
E.将步骤D所述分散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形成细流,经凝固或溶剂挥发制成纤维;
F.将步骤E所得纤维或经过后续加工的含有该纤维的制品,使用能够溶解所述壳材但不溶解所述芯材和纤维的洗涤液洗涤,以将所述微胶囊的壳材部分或全部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材料包括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脂肪酸酯、酸酐、多元醇、水合盐、二元酸、液晶、感温变色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材料为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分散液、无机盐溶液的微分散液滴、聚磷酸铵水溶液的微分散液滴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包括氧化锌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氧化铝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功能微胶囊的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去除材料是可溶于水、无氧化性的稀酸或酮苯水溶液的石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聚乙烯醇、水溶性淀粉、无机氧化物或线性聚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昕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昕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2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