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0651.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索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593 | 分类号: | G06T7/593;G06T17/10 |
代理公司: | 11489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模型 重构 三维人体模型 人体测量学 人体图像 图像构建 特征点 预定义 构建 测量 标准三维人体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采集设备 脸部结构 图像实现 肢体结构 建模 图像 输出 回归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属于人体测量学技术领域,该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人体图像采集设备的准备;待构建人体图像的获取;相关特征点的预定义;三维人体模型的脸部结构重构;三维人体模型的肢体结构重构;标准三维人体模型的构建;输出人体三维模型。本发明利用重构出的三维模型上的点是有序排列的特性,即点在模型上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实现了与测量学尺寸相关的特征点的预定义;与一般的基于图像实现人体测量学尺寸的方法相比,提出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用以回归多个角度下的图像进行建模,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人体模特的测量学尺寸,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测量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人体建模作为计算机人体仿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诞生之日起,就有学者不断探索计算机人体建模技术。从线框建模、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发展到基于物理的建模,已取得重大进展。三维模型通常是用三维建模工具这种专门的软件生成,但是也可以用其它方法生成。作为点和其它信息集合的数据,三维模型可以手工生成,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算法生成。
现在,三维模型已经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在医疗行业使用它们制作器官的精确模型;电影行业将它们用于活动的人物、物体以及现实电影;视频游戏产业将它们作为计算机与视频游戏中的资源;在科学领域将它们作为化合物的精确模型;建筑业将它们用来展示提议的建筑物或者风景表现;工程界将它们用于设计新设备、交通工具、结构以及其它应用领域;在最近几十年,地球科学领域开始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现有技术中,针对人体的三维人体模型推出了换装功能,其主要针对于标准人体模型或者预制的有限几套标准人体的模型的换装功能随着三维软件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三维数据采集渠道的增多,很多传统行业,比如制衣行业,美容行业,健康行业等都开始找寻与三维模型的介入点。这些行业都对三维人体数据有需求,结合现有的三维数据采集技术,这些行业期望可以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地获得三维人体数据。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80167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基于用户形象的三维人体模型创建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中通过从包含用户形象的照片或者视频中获取用户的形象信息,获得该用户的脸部结构参数、脸部贴图以及体型结构参数,并通过该获得的脸部结构参数及体型结构参数调整预先设置好的标准三维人体模型得到该用户的三维人体模型,并将该获得的脸部贴图与预置的标准三维人体模型的原始脸部贴图融合,使得所得到的用户的三维人体模型可以识别为该用户的三维人体模型。
但是,现有的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只是在单纯地利用三维软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进行测量,需要特征点提取导致在测量的精准度上存在差异并且效率较低,与常规的利用尺子进行测量相比,并无明显的优势;而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三维人体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快速有效且准确地实现对人体三维模型的构建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发明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需要特征点提取导致在测量的精准度上存在差异并且效率较低,三维模型图形的采集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利用图像构建人体三维模型的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体图像采集设备的准备;
步骤二:待构建人体图像的获取;
步骤三:相关特征点的预定义;
步骤四:三维人体模型的脸部结构重构;
步骤五:三维人体模型的肢体结构重构;
步骤六:标准三维人体模型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索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索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