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0677.8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陆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适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81/02;C08L51/04;C08L23/12;C08L55/02;C08L23/06;C08L77/00;C08L51/00;C08L23/16;C08L51/06;C08L91/06;C08K13/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33293 杭州快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聚苯硫醚 改性聚苯醚 发泡珠粒 高分子工程材料 改性聚合物 聚苯硫醚 粒径分布 助抗氧剂 闭孔率 不均匀 分散剂 聚苯醚 抗氧剂 偶联剂 润滑剂 相容剂 增韧剂 重量份 阻燃剂 制备 | ||
1.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聚苯硫醚或者聚苯醚20~80份、改性聚合物20~80份、相容剂10~25份、增韧剂10~20份、阻燃剂5~10份、抗氧剂1~5份、助抗氧剂1~5份、润滑剂1~5份、偶联剂1~5份、分散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合物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HIPS、PP、BS、ABS、PE、PPS、PA、GP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PP-g-MAH、PE-g-MAH、EPDM、SHBS-g-MAH、POE-g-GM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聚丁烯、LCP、EPDM、SBS、SEBS、聚烯烃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磷酸酯类的阻燃剂和无机纳米阻燃剂;
所述无机纳米阻燃剂包括等重量份的以下组分: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氢氧化镁、红磷、硼酸锌、纳米氧化锑、纳米钼化合物、层状硅酸盐和无水碳酸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助抗氧剂为助抗氧剂235;
润滑剂为液体石蜡;
偶联剂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硅烷偶联剂、太酸酯偶联剂和铝酸偶联剂;
分散剂包括重量份相等的以下组分:聚烯烃类超分散剂、聚醚型超分散剂以及聚丙烯酸酯型超分散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材料改性:将聚苯硫醚或者聚苯醚、改性聚合物、相容剂、增韧剂、阻燃剂、抗氧剂、助抗氧剂、润滑剂、偶联剂、分散剂在搅拌机中搅拌5min~10min;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在150℃~200℃的环境中加热,加热时间持续30min~50min;挤出物料,制得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材料;
(5)水下切粒:步骤(1)制造的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材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5min~10min;然后挤出,挤出后的物料在水下切粒,得到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切粒;
(10)预发泡粒子: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超临界流体和步骤(5)中制得的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切粒,使超临界流体对切粒进行渗透,渗透过程持续20min~40min,得到发泡颗粒;最后将所得到的发泡颗粒进行流化、冷却降温,得到发泡倍率3倍~30倍的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对物料的切粒精度控制在0.3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的超临界流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还包括步骤(15),步骤(10)制得的发泡后的改性聚苯硫醚或改性聚苯醚发泡珠粒在气压为0.25MPa~0.55MPa的环境下以120℃~250℃加热20min~30min,然后将加热后的发泡粒子放入真空中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适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适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6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