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用卷绕器及其离合机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0747.X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F16D4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吴国栋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卷绕 及其 离合 机构 车辆 | ||
1.一种安全带用卷绕器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形成有容纳孔(11);
卷绕齿轮(80),具有单向外齿,用于带动卷绕轴转动以卷绕安全带,所述卷绕齿轮(80)的下端绕所述容纳孔(11)的轴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孔(11);
传动齿轮(20),用于将安全带用卷绕器的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卷绕齿轮(80),所述传动齿轮(20)绕所述容纳孔(11)的轴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孔(11)且位于所述卷绕齿轮(80)的外侧;以及
分别设置在传动齿轮(20)与所述卷绕齿轮(80)之间的棘爪(40)、致转件(60)、复位件,所述棘爪(4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20),所述离合机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传动齿轮(20)正转带动所述棘爪(40)转动,所述致转件(60)相对于所述基座(10)静止以抵顶所述棘爪(40),从而使所述棘爪(40)与所述卷绕齿轮(80)的所述单向外齿啮合,或者,所述传动齿轮(20)反转带动所述棘爪(40)转动,所述致转件(60)相对于所述基座(10)静止以使所述棘爪(40)与所述致转件(60)分离,从而使所述棘爪(40)能够与所述卷绕齿轮(80)的所述单向外齿分离;所述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棘爪(40)与所述致转件(60)分离后,驱使所述棘爪(40)复位;
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离合圈(30),所述离合圈(30)的上端与所述致转件(60)相连,所述离合圈(30)的下端与所容纳孔(11)的内壁形成摩擦副以提供摩擦力,以使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致转件(60)相对于所述基座(10)静止,所述传动齿轮(20)上还设置有限位联动结构,在所述棘爪(40)正转至与所述卷绕齿轮(80)啮合后或反转至与所述卷绕齿轮(80)分离后,所述致转件(60)通过所述限位联动结构与所述传动齿轮(20)保持相对静止,以使所述致转件(60)与所述传动齿轮(20)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0)的上端形成有环形凹凸(21),所述限位联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环形凹凸(21)的底面上沿周向延伸的限位凹槽(24)和设置在所述致转件(60)上并与所述限位凹槽(24)适配的突出部(62),在所述传动齿轮(20)的周向,所述限位凹槽(24)的长度大于所述突出部(62)的长度,所述突出部(62)的第一侧面(64)和第二侧面(65)分别用于与所述限位凹槽(24)的第一侧壁(241)和第二侧壁(24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11)的底壁上形成有向上延伸且上端开放的套筒(12),所述离合圈(30)下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舌(32),所述第一卡舌(32)的外壁与所述套筒(12)的内壁卡接贴合以形成所述摩擦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圈(3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舌(33),所述致转件(60)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卡舌(33)插入的锁止孔(6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转件(60)包括环形本体板(61)和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板(61)下表面的所述突出部(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20)的上端的内壁形成有环形凹凸(21),所述棘爪(40)通过转轴(9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凹凸(21)的底面,所述复位件为弹性复位件(50),该弹性复位件(50)固定于所述传动齿轮(20)并向所述棘爪(40)提供弹性复位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凸(21)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止挡块(22)和凸柱(23),所述止挡块(22)靠近所述致转件(60)的一侧具有弧形面,所述复位件为U形弹性件,所述致转件(60)位于所述U形弹性件的开口内,所述U形弹性件的弧形底壁(52)夹持在所述弧形面和所述棘爪(40)之间且所述U形弹性件位于所述棘爪(40)与所述传动齿轮(20)之间的第一侧板(51)固定连接于所述凸柱(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07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