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2174.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岳峰 |
主分类号: | C25D11/22 | 分类号: | C25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锡盐 环保 着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属于电解着色添加剂技术领域,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酒石酸18份‑22份;一水柠檬酸16.2份‑19.8份;苹果酸31.5份‑38.5份;氨基磺酸24.3份‑29.7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单锡盐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将酒石酸、一水柠檬酸、苹果酸、氨基磺酸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并混匀即可。将本发明的单锡盐环保着色剂应用于单锡盐点解槽,其上色效果好;槽液的清洁度好;着色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抗杂质能力强,可以解决现有的单锡盐着色剂不环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着色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着色是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处理中常用的工艺。在当前市场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多使用双盐着色添加剂,即硫酸镍加硫酸亚锡的体系。在该体系中,硫酸镍有极好的导电性和电流分散性,是电解着色工艺的必备物料。但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镍盐做为重金属在本技术领域内已被禁用或限用。于是,研究出质量稳定成本低廉而又环保的单锡盐体系(不含硫酸镍)成为本技术领域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但是,如果将硫酸镍除去仅使用单锡盐体系会产生底色发生变化、颜色不均匀不稳定的现象,同时会导致分散性差,产生沟槽处颜色明显浅于平面的现象,而且电流的边缘效应会更加明显,亚锡沉积导致“相框”现象严重。由于电流的边角效应,即在工件的边角部电流密度较大,导致边角部位电沉积速度较快,从外观看,工件的上、下、左、右颜色较深,中间颜色较浅,这种现象俗称为“相框”现象。因此在现有技术的背景之下,单锡盐体系由于其着色剂的技术难关尚未攻克,导致投入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生产不稳定、质量不稳定等多种问题,而难以真正被投入使用。
为此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108342763A公开了一种单锡盐电解着色添加剂及应用。该申请使硫酸亚锡的自然水解与电沉积速度达到完美统一,即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硫酸亚锡会被络合剂和抗氧化剂很好地保护起来,使水解和氧化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能更好地获得均匀一致、饱满鲜艳的颜色,有非常好的装饰效果,同时具有非常好的耐候性,能达到相关行业的国家标准要求。并且其电解着色液的重现性好,能保证不同槽次的工件,颜色相对一致。与此同时,抗杂质能力强。随着通过量的增加和工作时间的延长,电解电色液的杂质离子会越来越多。此技术方案能使杂质离子对电沉积的影响非常小,一般五年内不需作调整。但在原材料匹配下,原材料的选配对本产品是重要(环保)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以解决现有的单锡盐着色剂不环保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单锡盐环保着色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单锡盐环保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将酒石酸、一水柠檬酸、苹果酸、氨基磺酸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并混匀即可。
本发明的环保着色剂,其有益效果是:
1、上色效果好;槽液的清洁度好;着色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达到2019年国标四级水的排放标准;抗杂质能力强;
2、所有原材料都是食品级材料,无毒无有害的化合原材料,环保;
3、槽液的后续污水处理,通过简单的综合处理,就可以达到国家4级水的排放标准。
后续综合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1)对于单锡盐着色槽液:只有合锡、游离子、负离子、活化分子,处理非常简易,每升着色槽液一般含30-35克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岳峰,未经刘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和组件以及发电方法
- 下一篇:公寓中的微细气泡液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