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2449.4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侯连华;王京红;侯玮婕;张紫芸;景辅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16;E21B43/3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许曼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页岩 邻近 油层 一体化 开发 方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研究区目的层的测井资料,确定有效页岩厚度,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厚度,有效页岩和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的平面分布区域;根据有效页岩厚度,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厚度,有效页岩和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的平面分布区域,确定有效页岩上方的邻近有效油层的顶有效边界,有效页岩下方的邻近有效油层的底有效边界;
根据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的地层压力、破裂压力和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有效页岩的邻近有效油层的最大渗流半径;
根据所述有效页岩厚度、顶有效边界、底有效边界和最大渗流半径,确定有效页岩与邻近有效油层一体化开发布井模式;
根据所述开发布井模式,确定完井方式;根据完井方式,确定注气井总的射孔簇数,邻近有效油层每一层的对应射孔簇数,每簇射孔的单位时间的注气量,以及单位时间注气井总的注气量;
其中,所述有效页岩与所有邻近有效油层采用波动水平井或直井钻穿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页岩满足以下第一预设条件:页岩干酪根类型为Ⅰ型和Ⅱ型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总有机碳含量TOC大于4%~6%,镜质体反射率Ro小于0.95%;
有效页岩满足以下第二预设条件:
干酪根类型、TOC、Ro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连续页岩厚度大于8m;
或,干酪根类型、TOC、Ro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页岩单层厚度大于3m,有效页岩间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厚度小于1m,且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有效页岩累计厚度大于10m;
或,干酪根类型、TOC、Ro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有效页岩累计厚度大于8m,且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有效页岩累计厚度占所在地层比例大于80%;
邻近有效油层满足的第三预设条件是:邻近有效油层的有效孔隙度大于孔隙度下限值,渗透率大于渗透率下限值,以及含油饱和度大于含油饱和度下限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邻近有效油层的地层压力、破裂压力和启动压力梯度,确定邻近有效油层的最大渗流半径,包括按照如下公式确定邻近有效油层的最大渗流半径:
R=(Pb-Pf)/G;
其中,R为最大渗流半径;Pb为油层所在储层的破裂压力;Pf为油层所在储层的地层压力;G为油层所在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有效页岩厚度、顶有效边界、底有效边界和最大渗流半径,确定有效页岩与邻近有效油层一体化开发布井模式,包括:
根据有效油层所在储层的最大渗流半径,确定有效油层中注气井和生产井的井距;所述有效油层中注气井和生产井的井距为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渗流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有效页岩厚度、顶有效边界、底有效边界和最大渗流半径,确定有效页岩与邻近有效油层一体化开发布井模式,包括:
在有效页岩与所述顶有效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或有效页岩与所述底有效边界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波动水平井纵向波动距离,或第一距离上边界有效油层占30%以下,或第二距离下边界有效油层占30%以下时,邻近有效油层的生产井和注气井采用波动水平井布井模式;波动水平井的井轨迹波动周期距离小于或等于有效油层所在储层四倍的最大渗流半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页岩与邻近油层一体化开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距离N+1.5倍的有效页岩段水平生产井之间距离,作为有效油层注气井的波动水平井井间距轨迹设计依据,其中,N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4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