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陶瓷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2661.0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福;潘建环;刘元新;王子能;彭星星;马超;徐中央;罗连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30;F27B9/38;C04B35/64;C04B38/00;B08B1/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董觉非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陶瓷 生产 系统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该方案包括上料线、辊道窑、下产品线,在辊道窑的入口处设置置换箱,上料线以及下产品线均包括窑具输送辊道,窑具输送辊道形成闭环,还包括边围板输送线,上料线以及下产品线上均包括边围板取放装置,边围板输送线设置于上料线的一侧,边围板取放装置包括机架、安装架、取放组件、移动驱动组件。通过辊道窑替代传统的隧道窑和干燥窑完成烧结环节,实现预热‑烧结‑冷却自动控制,通过窑具输送辊台形成一闭环的生产线,实现不间断生产,解决隧道窑间歇生产的问题,降低能耗;通过边围板取放装置对边围板进行自动化取放,边围板在边围板输送线上独立输送,优化上料以及下产品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陶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陶瓷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发泡陶瓷的生产制作在窑具中完成,发泡陶瓷原料下料至窑具中,窑具被输送至窑炉中经高温发泡烧结,最终形成发泡陶瓷产品。
在发泡陶瓷的生产过程中,在进窑炉前,需要依次进行窑具组装、整理、铺纤维纸、布料等工序,而当发泡陶瓷产品烧结完成后从窑炉中输出时,需要卸窑具的边围板、卸发泡陶瓷以及清理纤维纸等工序。
如何有序排布各工序,让工艺流程顺畅链接,是实现发泡陶瓷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产量提升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公布号为CN 108826967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轻质板材的隧道窑烧成系统,包括上料线、隧道窑和下料线,其中,所述窑车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匣钵,所述匣钵包括垫板、围板和耐高温纸,所述围板搭设在垫板的四周,所述垫板和围板上均设有所述耐高温纸;所述上料线包括:用于清理垫板、围板的清理单元;用于在垫板上铺设耐高温纸的第一铺设单元;用于在垫板上搭设围板的围板搭设单元;用于在围板上铺设耐高温纸的第二铺设单元;用于在垫板、围板和耐高温纸形成的匣钵上进行布料的布料单元;用于将布料后的窑车输送到隧道窑的输送单元。
该发明采用隧道窑进行生产,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隧道窑一般有窑门,每推进一窑车需要关闭窑门,过一段时间再推进一个,整窑的窑车都是要通过入口的顶入装置推动,不推入时,窑车是静止不动的,因此,隧道窑会出现间歇生产的现象,而间歇生产将降低发泡陶瓷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生产效率更高的发泡陶瓷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陶瓷生产系统,采用辊道窑代替隧道窑,并通过窑具输送辊道形成一闭环的生产线,并且配合边围板取放装置以及边围板输送线,实现边围板的拆卸与组装自动化,在辊道窑的入口端设置置换箱,并将辊道进行结构改进,加快产品的冷却效率,辊道窑能连续工作,该生产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陶瓷生产系统,包括上料线、辊道窑以及下产品线,所述上料线以及下产品线均包括窑具输送辊道,所述窑具输送辊道形成闭环,窑具在窑具输送辊道上由上料线向辊道窑、下产品线循环输送;所述辊道窑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烟段、烧成段以及冷却段,所述冷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排烟段与所述烧成段的长度之和;所述冷却段包括依次设置的急冷段、前缓冷段、双层的后缓冷段以及双层的快冷段;所述前缓冷段与后缓冷段之间设置有提升机;所述急冷段与前缓冷段连通;所述提升机用来将前缓冷段输送出的窑具输送至双层的后缓冷段的上层、下层;辊道窑内部设有若干输送辊,用于将窑具依次向排烟段、烧成段及冷却段输送;所述辊道窑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置换箱,所述置换箱的两端设置进出口,所述置换箱一侧的进出口与辊道窑对接,另一侧进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置换箱与外界连通的进出口处以及中部均设置有封闭门;发泡陶瓷生产系统还包括边围板输送线,所述边围板输送线设置于上料线的一侧,所述上料线以及下产品线上均包括用于取放窑具边围板的边围板取放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2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硅碳负极动态CVD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铝液循环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