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3100.2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赖哲怀;刘俊斌;余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132;C04B33/138;C04B3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黏土 揉和 废渣 污泥 发泡陶瓷 熔炼 粉化 软化 成型 混合物压模 多孔物料 高温焙烧 融合材料 时间控制 金属渣 抗压性 耐用性 加水 抗折 目筛 球磨 歇性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熔炼废渣12‑14份、黏土16‑20份、污泥3‑5份、水2‑4份;具体是黏土加水软化待用,将熔炼废渣球磨粉化,过180‑250目筛,粉化的废渣以60‑80℃的状态与污泥揉和,在揉和过程中间歇性的加入软化黏土,直至黏土添加完毕,整个揉和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揉和后的混合物压模成型,再经过1000‑1200℃高温焙烧成型。本发明以废渣与污泥为融合材料,通过黏土塑性,所得发泡陶瓷是以晶体包裹金属渣的多孔物料,不论是在结构的刚性、抗压性、抗折强度及耐用性等方面均有着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陶瓷是以陶土尾矿,陶瓷碎片,河道淤泥,掺假料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发泡技术经高温焙烧而成的高气孔率的闭孔陶瓷材料。这种陶瓷材料呈现多孔蜂窝状,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建筑自保温冷热桥处理等。目前,这种发泡陶瓷在生产过程中需添加发泡剂使成型材料形成气孔,在废物利用方面,大多数也是利用一些淤泥、陶瓷碎片等,虽然可以达到环保陶瓷材料的各种应用需求,但在用料成本方面,显然还具有可提升空间,如何全方位的变废为宝,是现阶段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无需发泡剂,使熔炼废渣与黏土形成水合物,形成更为稳定的晶体状态,提高发泡陶瓷各方面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为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熔炼废渣12-14份、黏土16-20份、污泥3-5份、水2-4份;
具体生产步骤为:
(1)黏土加水软化待用;
(2)将熔炼废渣球磨粉化,过180-250目筛,粉化的废渣以60-80℃的状态与污泥揉和;
(3)在揉和过程中间歇性的加入软化黏土,直至黏土添加完毕,整个揉和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
(4)揉和后的混合物压模成型,再经过1000-1200℃高温焙烧成型。
本发明的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熔炼废渣13份、黏土18份、污泥4份、水3份。
本发明的熔炼废渣为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废渣,污泥为河道污泥或植被污泥。
本发明以废渣与污泥为融合材料,通过黏土塑性,主要是通过有机污泥产生气体,在揉和过程中添加黏土形成气孔,而黏土与废渣金属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水合物,所得发泡陶瓷是以晶体包裹金属渣的多孔物料,不论是在结构的刚性、抗压性、抗折强度及耐用性等方面均有着大幅度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发泡陶瓷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熔炼废渣12份、黏土16份、污泥5份、水2份。按比例将黏土加水软化待用,将熔炼废渣球磨粉化,过200目筛,粉化的废渣以60℃的状态与污泥揉和,在揉和过程中间歇性的加入软化黏土,直至黏土添加完毕,整个揉和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揉和后的混合物压模成型,再经过1000℃高温焙烧成型。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