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3377.5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明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L75/04;C08L23/06;C08L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增韧 氰酸酯树脂基体 脆性 制备技术领域 重量份数配比 氰酸酯树脂 复合物料 固化成型 机械搅拌 平均粒径 原料混合 聚氨酯 微米级 热压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0~75份的平均粒径38um的氰酸酯树脂(CE)、20~30份的微米级的聚氨酯(PU);上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30~350℃、压力为35~45MPa下保持热压,得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氰酸酯树脂基体,在固化成型之后存在的脆性大、韧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氰酸酯树脂(CE)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热固性树脂,被视为航空航天领域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基体材料。CE单体三聚成环形成的三嗪环高交联结构使CE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以及与金属基体良好的粘结性,三嗪环的对称结构还赋予CE树脂出色的介电性能。与传统大规模使用的树脂材料(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相比,CE树脂具备更好的粘结性能;而与未大规模使用的聚合物材料(如聚苯醚、聚酰亚胺等)相比,CE树脂具有更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
然而,正如其他热固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一样,CE树脂基体固化之后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技术缺点,这使其无法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机械性能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氰酸酯树脂基体,在固化成型之后存在的脆性大、韧性差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0~75份的平均粒径38um的氰酸酯树脂(CE)、20~30份的微米级的聚氨酯(PU);
上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30~350℃、压力为35~45MPa下保持热压,得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10份的平均粒径75u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
优选的,所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4份的平均粒径75um的聚丙烯(PP)。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PU)的平均粒径为38um。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本身韧性极好的弹性材料聚氨酯树脂(PU)与氰酸酯树脂(CE)进行复合,采用高温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得到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该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弹性材料聚氨酯树脂(PU)能够有效地降低固化成型之后的增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且能够有效地缓冲外部作用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氰酸酯树脂(CE),平均粒径38um;
聚氨酯树脂(PU),平均粒径38um;
高密度聚乙烯(HDPE),平均粒径75um;
聚丙烯(PP),平均粒径75um。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明,未经何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损耗绝缘树脂组合物及绝缘膜和产品
- 下一篇:特种功能硅油的制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