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轮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3798.8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胜;李慧瑶;赵森;仇攀;贠智强;张兴;张庆雷;胡德栋;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海绵 偏心轮式 吸油 含油污水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立式圆筒状 液体分布器 分离装置 立式圆筒 内部填充 吸附能力 传动轴 可循环 偏心轮 微孔隙 憎水性 空水 亲油 吸附 饱和 挤出 排水 再生 压缩 运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轮式含油污水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吸油、空水和挤油的立式圆筒。圆筒内部填充亲油憎水性、微孔隙石墨烯海绵,吸附能力强,可循环再生。该装置采用立式圆筒状外壳和偏心轮式结构,含油污水通过液体分布器,依靠自身重力流向石墨烯海绵,实现吸油排水。吸油饱和后利用偏心轮传动轴旋转改变石墨烯海绵工作容积,自行压缩石墨烯海绵挤出吸附油。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连续高效运转,适用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轮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海绵吸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对含油污水的一级排放标准由5mg/L以下提高到3mg/L以下,传统的含油污水分离装置已很难满足排放要求,因此一种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有待提出。常用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真空脱水、吸附和吸收,膜分离,超声波分离以及聚结分离,其中吸附法除油效率高,在去除大分子油类或有机污染物方面存在很大优势,但由于没有对吸附材料再生利用或是再生利用方法复杂,导致吸附法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此方法的推广应用,而近年来出现的石墨烯海绵具有良好的亲油疏水性,其吸油效率是传统吸附材料的数十倍,同时还拥有良好的可压缩性,可以通过挤压实现石墨烯海绵的再生,现有的以石墨烯海绵为吸附材料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多为间歇式生产装置,生产效率偏低,因此研究以石墨烯海绵为吸附材料且可连续生产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和装置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连续工作的偏心轮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轮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偏心轮传动轴、液体分布器、进水阀、进水泵、立式圆筒、石墨烯海绵、可伸缩挡板、立式圆筒内筒底、出水阀、出油阀、出水接管、出油接管、油含量测定仪。
其中,所述进水泵与进水阀相接,进水阀与液体分布器相接,液体分布器通过立式圆筒外筒壁上一通孔固定于进水区域上方。
所述立式圆筒外筒底部呈双漏斗形,与偏心轮传动轴在底部连接,立式圆筒内筒体和立式圆筒内筒底置于立式圆筒外筒内部,立式圆筒内筒体通过可伸缩挡板与偏心传动轴连接,立式圆筒内筒底进水区域和空水区域的部分为网孔底板,挤油区域的部分为圆孔底板,并在直径四分之三处开一通孔与偏心轮传动轴配合,偏心轮传动轴转动时,立式圆筒内筒体随偏心轮传动轴转动,立式圆筒内筒底固定不动,可利用偏心轮转动时立式圆筒内筒体各部分体积的变化自行压缩石墨烯海绵填料,从而达到石墨烯海绵挤出吸附油再生。
所述出水接管与进水区域和空水区域下方漏斗相连,出水阀、油含量测定仪与出水接管相接,出油接管与挤油区域下方漏斗相连,出油阀与出油接管相接。
所述进水区域、第一空水区域、第二空水区域、第三空水区域、第一挤油区域、第二挤油区域、第三挤油区域、第四挤油区域,由可伸缩挡板将立式圆筒内筒体区域划分为上述区域,每个区域中放置同样大小的石墨烯海绵填料,可使其在旋转过程中被压缩。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课连续工作,可操控性强。利用偏心轮运动时的体积变化进行石墨烯海绵再生的连续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说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3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