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4110.8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祁峰;赵峰;梅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原子 微波 | ||
1.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包含腔体(2)和端盖(3),其特征在于,腔体(2)包括腔筒(2a),第一极片(2b)通过第一支柱(2e)和腔筒(2a)的内壁连接,第二极片(2c)通过第二支柱(2d)和腔筒(2a)的内壁连接;第一极片(2b)和第二极片(2c)相对设置,
底座(1)上端设有矩形沉孔(1h3)且底座(1)上端延伸至腔筒(2a)底部,矩形沉孔(1h3)的孔底开设有矩形通孔(1h2),原子滤光泡(8)的底端嵌入到矩形沉孔(1h3)中,原子吸收泡(7)位于第一极片(2b)与第二极片(2c)围成的空心域内,原子吸收泡(7)的下端面和原子滤光泡(8)的上端面相对,
端盖(3)与原子吸收泡(7)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光电探测器(4),
两个调谐螺杆(5)分别固定于腔筒(2a)侧壁的第一螺纹孔(2f)和第二螺纹孔(2g)内,并分别延伸至第一极片(2b)的正上方,
激励探针(6)安装在腔体(2)侧壁的探针通孔(2h)内,其一端延伸至第二极片(2c)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柱(2e)和第二支柱(2d)对称设置在腔筒(2a)的内壁,腔筒(2a)、第一支柱(2e)、第二支柱(2d)、第一极片(2b)和第二极片(2c)一体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子滤光泡(8)的底端与矩形沉孔(1h3)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原子吸收泡(7)与第一极片(2b)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原子吸收泡(7)与第二极片(2c)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通孔(1h2)的底端外沿设置有圆形沉孔(1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原子频标微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子吸收泡(7)为立方体,原子吸收泡(7)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对相对的侧面的面积大于另一对相对的侧面的面积,第一极片(2b)和第二极片(2c)均为与原子吸收泡(7)外形适配的U形结构,第一极片(2b)和第二极片(2c)分别框设在原子吸收泡(7)面积较大的一对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1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补偿模拟小数分频锁相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接收器及其共模电压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