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脱硫浆液氯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5125.6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龙;李银丽;金忠;鲁兴武;王长征;李俞良;程亮;庞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脱硫 浆液 氯离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脱硫浆液氯离子的方法,属于燃煤烟气处理领域,是将氨法烟气脱硫浆液中氯离、铵离子与硝酸钴溶液中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形成三氯化六氨合钴沉淀,沉淀经溶解、沸煮等工序后形成含氯废水、氨气、氢氧化钴,含氯废水经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滤液和氨气则返回脱硫,氢氧化钴经稀硝酸溶解后返回除氯工序继续脱氯。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处理后,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由10g/L以上降低至200mg/L以下,脱氯过程采用硝酸钴和氧气或空气作为复合脱氯剂,具有成本低,脱氯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烟气处理领域,涉及氨法脱硫浆液的脱氯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去除脱硫浆液氯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是燃煤烟气脱硫处理的普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氨作为吸收剂,将烟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形成硫酸铵或亚硫酸铵进入脱硫溶液中。由于燃煤中氯含量过高或者氨水中氯含量较高,使得脱硫浆液中含大量的氯,随着系统的循环,氯在脱硫浆液中不断累积,浓度升高,随着氯浓度的升高,脱硫系统设备腐蚀速率加快,对系统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是脱硫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一些企业采用水洗石的方式降低脱硫矿浆中氯含量,但是该方法会增加废水排放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此外还有一些厂家采用臭氧作为氧化剂,将脱硫浆液中氯氧化成氯气排除,进入大气,该法虽然解决了溶液中氯含量高的问题,但是大量的氯被排放进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且氯气具有毒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企业采用抛弃法进行脱氯,将部分脱硫浆液进行净化处理,经蒸发浓缩后形成氯化铵和硫酸铵混合物进行排放处理,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浆液中氯含量,但是其形成的氯化铵和硫酸铵的副产物造成环境污染,且造成脱硫剂浪费,成本较高。因此在严格控制脱硫废水排放的同时,如何更有效的控制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氨法脱硫浆液提出了一种去除脱硫浆液氯离子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脱硫浆液中氯含量,使脱硫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且同时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脱硫浆液氯离子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氧化脱氯:取氨法脱硫浆液,向装有该浆液的反应器中加入复合脱氯剂硝酸钴溶液和氧化剂,形成三氯化六氨合钴沉淀;
步骤(2)、过滤:将步骤(1)所得溶液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脱氯液和脱氯渣,脱氯液(氯离子含量低于200mg/L)送回吸收塔进行烟气脱硫;
步骤(3)、微压沸煮溶解脱氯渣:将步骤(2)所得脱氯渣经浓度为0.1-1.0mol/L的稀氨水溶解,并在1.1-1.5倍大气压的微压力条件下进行沸煮处理,得到氢氧化钴、氨气、含氯废水;其中,氢氧化钴用浓度0.1-1.0mol/L稀硝酸溶解,形成硝酸钴溶液,返回步骤(1)的反应器脱氯,氨气用水溶液吸收后返回吸收塔脱硫,含氯废水则送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优选的,步骤(1)中,氨法脱硫浆液是氯离子含量不低于10g/L的脱硫浆液,硝酸钴溶液的浓度为1-10 mol/L,硝酸钴溶液中钴离子与脱硫浆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比大于0.5。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采用热的鼓泡空气或氧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选用硝酸钴和氧气或空气作为复合脱氯剂,对氨法脱硫浆液氯离子的脱除,得到的脱氯液直接返回脱硫系统配液,氯渣经溶解、微压沸煮等工序得到硝酸钴溶液和含氯溶液,含氯溶液经废水处理后达标外排,硝酸钴则用作脱氯剂原料,具体如下:
1.氧化脱氯:以氨法脱硫浆液为目标溶液,向装有脱硫浆液的脱氯反应器中加入硝酸钴溶液,同时鼓入氧气(热空气),形成三氯化六氨合钴。反应如下:
Co(NO3)2+2NH4Cl=CoCl2+2NH4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过滤热交换调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