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编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5262.X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响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27/00;D04B35/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陈燕 |
地址: | 224224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织机 | ||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速编织机,包括转子支撑轴、机器钢板,所述机器钢板的中部穿入转子支撑轴套,所述转子支撑轴套的中部穿入转子支撑轴,所述转子支撑轴的外周圈安设有组合转子,所述机器钢板的下侧与转子支撑轴的外圈安设有齿轮,通过设置的一号跑道外圈、二号跑道外圈、跑道内圈可拼接成一个整体的跑道,且可根据需要拼成不同大小的跑道,使用效率高,跑道槽组件利用粉末冶金工艺模具批量生产,具有精度高,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跑道槽组件装配于中间板上面,取消原面板整体需要机械加工环形槽和跑道槽交叉块,使设备运转相对于传统机器更加顺畅,换向灵敏,减少动力的损耗,更加节能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编织机。
背景技术
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中国纺织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考古则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上发现了骨针,为已知纺织最早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纺轮,使得冶丝更加便捷,西周则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机:纺车、轈车,汉朝时发明了提花机,明朝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将纺织技术编入其中。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它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新时石器时代。出土的早期纺轮,一般由石片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形状不一,多呈鼓形、圆形、扁圆形、四边形等状,有的轮面上还绘有纹饰。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20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像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响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响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向弹中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节能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