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5560.9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班岚;杨灿;殷实;徐妍;康逢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393;B29C51/10;B29C51/18;B29C51/46;B29C51/42;B29C33/38;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热成型 控制系统 打印 打印平台 模具 抽真空孔 加热装置 上下移动 真空泵 移动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机(2)、真空热成型机(6)和控制所述3D打印机与真空热成型机的控制系统(5);
所述控制系统(5)控制所述3D打印机(2)按设计者的设定打印具有抽真空孔的模具(7),打印好的模具(7)位于所述3D打印机的3D打印平台(3)上,所述控制系统(5)控制所述3D打印平台(3)移动至所述真空热成型机(6)内;
所述真空热成型机(6)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可沿所述机架(1)上下移动的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下部的真空泵(8),所述产品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真空泵(8)之间,所述模具(7)上的抽真空孔连接所述真空泵(8),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PVC片材,所述控制系统(5)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与向下移动至压紧所述模具(7)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5)控制所述真空泵(8)对所述模具(7)和所述PVC片材进行抽真空,获得由所述PVC片材包装好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2)包括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传动部分由与真空热成型框架(10)固定连接的四个打印机垫脚(28)、固定连接于打印机垫脚(28)上表面的打印机框架(13)、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上的3D打印平台(3)、与打印机框架(13)上的凹槽相配合的打印机使用轮(22)、通过螺钉与打印机使用轮(22)固定连接的打印机使用轮夹片(20)、固定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中部框体的打印机电机三(24)、固定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另一侧框体上的打印机电机一(17)、安装于打印机电机一(17)上表面的打印机电机驱动(18)、一端固定连接于打印机电机驱动(18)而另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打印机使用轮夹片(20)的打印机电机螺纹杆(19)、固定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中部一侧框体的打印机电机二(23)和打印机电机四(25)、与打印机电机二(23)相对且固定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中部框体的打印机喷头一(21)和打印机喷头二(26)、安装于打印机喷头二(26)下表面的喷嘴(27)、固定连接于打印机框架(13)上方框体的耗材支架(29)共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由固定安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下部的打印机读卡器(14)、固定连接于打印机框架(13)一侧框体上的打印机电源开关(16)、位于打印机电源开关(16)上方且与打印机框架固定连接的打印机控制器(15)共同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平台(3)由嵌装于打印机框架(13)下部框体的平台支架(31)、分布于平台支架(31)四角且与其相连接的平台调节旋钮(32)、位于平台支架(31)上方且与平台调节旋钮(32)固定连接的床身(30)共同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由真空热成型框架(10)、安装于真空热成型框架(10)上的驱动装置(4)、与真空热成型框架(10)一侧固定连接的真空热成型前面板(11)、位于真空热成型前面板(11)相邻侧且与真空热成型框架(10)固定连接的真空热成型左面板(12)共同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真空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由与真空热成型前面板(11)固定连接电机底座(39)、位于电机底座(39)上方且与其固定连接的电机底盖(36)、固定连接于电机底盖(36)上表面的电机柱(33)、固定安装于电机柱(33)凹槽内的电机导轨(34)、固定连接于电机柱(33)上端的电机顶盖(35)、一端与电机顶盖(35)连接的步进电机螺纹杆(37)、与步进电机螺纹杆(37)另一端连接且固定于电机底盖(36)上表面的步进电机驱动(38)共同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5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