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5822.1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权;司延召;刘沙;任楠;张勇;杨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今迈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G01G23/01;G01G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防作弊 壳体 重量检测装置 身份信息 通信模块 拆开 身份识别模块 称重模块 定位模块 检测模块 壳体状态 作弊 检测 后台 计量检测 信息输出 信息通过 重要数据 作弊行为 自锁 存储 传输 | ||
本发明适用于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身份识别模块、定位模块、称重模块、控制模块、壳体状态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当身份识别模块检测到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时,将身份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将身份信息发送到后台,以进行存储;当壳体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壳体被拆开时,将壳体拆开信息输出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第一方面将定位模块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以及壳体拆开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后台,第二方面控制称重模块自锁。因此,通过该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能够在发生作弊时及时获取到相关重要数据,快速找到作弊者,尽快避免继续扩大作弊行为造成的恶劣后果,提升防作弊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重量检测装置,比如电子秤的应用十分广泛,电子秤为一种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能够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工作流程为: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加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
但是,随着电子秤的使用普及,一些不法技术人员与商人,为了个人利益,假冒、改装电子秤变成可作弊的电子秤,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现有的电子秤的防作弊措施比较简单,无法在发生作弊时及时获取到相关数据,以致防作弊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电子秤的防作弊措施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
身份识别模块;
定位模块;
称重模块;
控制模块;
用于检测所述壳体是否被拆开的壳体状态检测模块;以及
用于将数据信息发送到后台的通信模块;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定位模块、称重模块和壳体状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通信端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当身份识别模块检测到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时,将身份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将身份信息发送到后台,以进行存储;当壳体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壳体被拆开时,将壳体拆开信息输出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第一方面将定位模块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以及壳体拆开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后台,第二方面控制所述称重模块自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触发件和触发开关,所述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触发开关之间,所述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壳体状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在壳体安装于底座的状态下,所述触发开关不能触发;当壳体被拆开时,触发件能随所述壳体的拆离而触发所述触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显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周围磁场变化的磁场检测模块,所述磁场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防作弊重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手动录入模块,所述数据手动录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今迈衡器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今迈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5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