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6303.7 | 申请日: | 201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柴伟贺;张世伟;王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东川工业园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转盘反应器 底板 污水处理效果 新型污水处理 接触反应槽 环保设备 侧弯板 反应槽 后端板 加强筋 前端板 焊接 泄漏 变形 腐蚀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焊接成的主体,主体的顶部、底部两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使主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避免反应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行业,原有处理工艺多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属于悬浮态微生物作用于污水中,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处理方法也呈现多样性发展,固着型微生物与悬浮态微生物已成为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固着态微生物通常以膜生物反应器作为载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对微生物进行激活、繁殖以及优势化培养。膜生物反应器典型代表为生物转盘,生物转盘一般是半浸没式运行,通过微生物在膜片表面挂膜,以及水上水下的交替运转,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从而达到污染物质的去除。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节约能源,节省设备,节省能耗,减少占地,同时避免二次污染,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盘生物反应器都配备有反应槽,转盘在反应槽内进行半浸没式运转,但由于污水长期在反应槽内,生物转盘架设于反应槽上,随着挂膜量的增多,生物转盘的运行重量大,所以对反应槽的整体结构强度、生物转盘支承件的刚性及防腐蚀要求极高,但目前通常应用的反应槽达不到这几方面的要求,使用过程中反应槽容易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从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以解决现有反应槽强度不足、刚性不足、不易排净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所述两个侧弯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与所述两侧侧弯板底部;所述主体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后端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排空口。
可选的,所述侧弯板包括竖直段和侧弯段,所述侧弯段设置于所述竖直段底部,且所述侧弯段朝向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长加强筋和短加强筋,所述长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侧弯板顶部,所述短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顶部。
可选的,所述主体外侧周围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短加强筋中部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两端与所述短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为矩形板,其顶部设置有一弧形口,所述端板顶部朝向所述主体外侧倾斜。
可选的,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盘支架,所述转盘支架用于支撑生物转盘。
可选的,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底部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支撑。
可选的,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曝气管路支架。
可选的,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管补强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主要包括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焊接成的主体,主体的顶部、底部两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使主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避免反应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东川工业园区分公司,未经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东川工业园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