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氮胸苷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6675.X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8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王志强;李瑞超;肖霞;贾瑜倩;杨康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72 | 分类号: | A61K31/7072;A61K31/65;A61K45/0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氮胸苷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和抗生素替加环素。本发明阐明了叠氮胸苷可以有效恢复Tet(X)阳性耐药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系统评价了两者联合使用在体内外的有效性,有助于开发出一类新型的替加环素增效剂,去应对替加环素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褪黑素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叠氮胸苷在细菌感染疾病中的潜在应用,具体涉及叠氮胸苷和替加环素在体内外的协同抗菌作用。
背景技术
替加环素属于甘氨酰四环素类抗生素,对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替加环素可以与细菌30S核糖体的A位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核糖体A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细菌的大量产生和传播,使得替加环素被认为是应对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针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菌和MCR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菌株。此外,替加环素也是目前日推荐应用剂量最小的抗生素,它的使用给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近期多项研究表明一种质粒介导的FAD依懒性单加氧酶Tet(X3/X4)可以介导替加环素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高水平耐药,这无疑给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蒙上了一层阴影。
应对超级细菌的重要策略是开发新型的抗生素,然而这个过程面临着“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市场风险高”等多重挑战。据统计,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成功需要大约耗时十年时间,花费十亿美元。而抗生素增效剂策略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和有效的方案去延长临床重要抗生素的使用寿命。例如,克拉维酸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产β-内酰胺酶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从已批准上市且非抗菌用途的化合物中筛选替加环素的增效剂,发现批准用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治疗的抗病毒药叠氮胸苷是替加环素的新型抗生素增效剂,可以有效恢复替加环素对耐药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为单组分或复方制剂。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和抗生素。
其中,所述抗生素包括但不仅限于替加环素,其他抗生素,例如多粘菌素、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等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叠氮胸苷和替加环素。
其中,所述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和抗生素的质量比为1∶1~1024。
其中,所述叠氮胸苷或其可接受的盐中的叠氮胸苷浓度为0.031~2μg/mL。
其中,所述抗生素的浓度为1-64μg/mL。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的剂型为片剂、胶囊、缓释片、控释片、口服液、糖浆、滴丸、注射液剂型、冻干粉针剂型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首次发现叠氮胸苷可以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属于叠氮胸苷的新用途。
2)本发明阐明了叠氮胸苷可以恢复耐药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系统评价了两者联合使用在体内外的有效性,有助于开发出一类新型的抗生素增效剂,缓解危害日趋严重的Tet(X)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