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蠋蝽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6857.7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杨进波;杜广祖;高熹;杨航;易小光;张庭发;李艳萍;李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防治 草地贪夜蛾 控制效果 鳞翅目 农药用量 生态效益 天敌昆虫 捕食性 害虫 跟踪 监测 配套 | ||
1.一种利用蠋蝽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散放区监测;(2)散放区普查;(3)散放蠋蝽;(4)虫情跟踪;(5)配套预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放区监测为全年监测散放区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放区普查为蠋蝽散放前,对散放区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进行普查,了解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分布情况,标注草地贪夜蛾种群分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蠋蝽散放指散放3龄以上若虫或成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蠋蝽散放分为预防性散放和治疗性散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防性散放,指在未监测到草地贪夜蛾时即进行蠋蝽散放,其散放数量为20-30头/亩,其散放点在田间呈随机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性散放,指在草地贪夜蛾虫口基数≤ 0.1头/株时进行蠋蝽散放,其散放量为40-50头/株,其散放点紧邻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分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虫情跟踪,指在散放蠋蝽之后,进行草地贪夜蛾数量及危害情况监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套预案,指根据虫情跟踪的数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配套化学防治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8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