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帧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6965.4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 | 分类号: | H04N21/44;H04N21/4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对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帧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质量评估技术领域。首先,从采集的受损视频中确定一选定视频帧,并根据该选定视频帧在源视频中定位与之对应的目标视频帧;接着,分别以选定视频帧及目标视频帧为起点,将受损视频中的视频帧与源视频中的视频帧分别存入不同的缓存区;最后,将不同缓存区之间相似度匹配的视频帧分别存入到对应的文件中。两个文件中存储的视频帧即为对齐后的视频帧。上述方法无需考虑受损视频的帧率与源视频的帧率是否一致,受损视频是否存在丢帧等情况,可以适用所有场景下图像质量评估前的视频帧对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质量评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频帧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图像质量主要包括图像的逼真度和图像的可懂度,图像质量受成像设备的光学性能、图像对比度、设备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图像质量评估可以对图像的获取、传输、处理等各个环节提供监控手段。图像质量评估技术已经成为图像信息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
目前,图像质量评估技术包括主观评价技术和客观评价技术。针对主观评价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已有成熟技术和国际标准,例如ITU-T Rec.P.910规定了多媒体应用的主观评价方法;ITU-R BT.500-11规定了电视图像的主观评价方法,就视频质量主观评价过程中的测试序列、人员、距离以及环境做了详细规定。主观质量评分法(Mean Opinion Score,MOS)是图像质量评估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观评价方法,它通过对观察者的评归-判断图像质量。主观质量评分法又可以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两种类型。
针对客观评价技术,在现有技术中是根据人眼的主观视觉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公式计算图像的质量。传统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均方差(MeanSquared Error,MSE)法和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e,PSNR)法。
在进行图像质量评估时,不管采用主观评价技术还是客观评价技术都必须满足一个前提,那就是将受损视频中的视频帧与源视频中对应的视频帧进行对齐。如何将受损视频中的视频帧与源视频中对应的视频帧对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受损视频中的视频帧与源视频中对应的视频帧对齐,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帧对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帧对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受损视频中的选定视频帧与源视频中的各视频帧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所述源视频中与所述选定视频帧相似度匹配的目标视频帧;
将所述受损视频中的选定视频帧及该选定视频帧之后的至少部分视频帧作为第一视频帧存入第一缓存区中;
将所述源视频中的目标视频帧以及该目标视频帧之后的至少部分视频帧作为第二视频帧存入第二缓存区中;
将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第一视频帧与所述第二缓存区中的第二视频帧分别进行相似度匹配,将相似度匹配成功的第一视频帧与第二视频帧分别写入第一文件及第二文件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视频帧对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将受损视频中的选定视频帧与源视频中的各视频帧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所述源视频中与所述选定视频帧相似度匹配的目标视频帧;
存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受损视频中的选定视频帧及该选定视频帧之后的至少部分视频帧作为第一视频帧存入第一缓存区中,并将所述源视频中的所述目标视频帧以及该目标视频帧之后的至少部分视频帧作为第二视频帧存入第二缓存区中;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第一视频帧与所述第二缓存区中的第二视频帧分别进行相似度匹配,将相似度匹配成功的第一视频帧与第二视频帧分别写入到第一文件及第二文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6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