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7104.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伟;王剑;黄健;彭林;范宜霖;雷艳;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G01M9/06;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阀门 流量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阀门流量流阻测试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包括稳压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向测试系统提供氮气的气体动力模块、用于向测试系统提供液体的循环水动力模块,气体动力模块和循环水动力模块均与稳压罐连接,稳压罐的出口连接有测试段入口主管路,循环水动力模块的进口连接有回流总管,测试段入口主管路和回流总管之间并联连通若干用于安装被测阀门的分支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气体和液体介质阀门需要两套独立的试验系统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流量流阻测试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管路系统中的重要控制部件,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及流量,阀门的流通能力和流量特性通常是工业控制领域选用阀门时重点考量的参数,现有技术中阀门的流通能力和流量特性主要通过试验装置测量得到。
目前在役的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中气体介质的测试采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气源,液体介质测试采用水箱水泵机械循环动力系统,因此必须分别搭建两套不同的测试系统来针对不同介质阀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能同时适用于液体及气体介质阀门流通能力和流量特性测试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适用于液体及气体介质阀门流通能力和流量特性的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阀门流量流阻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稳压罐、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向测试系统提供氮气的气体动力模块、用于向测试系统提供液体的循环水动力模块,所述气体动力模块和循环水动力模块均与稳压罐连接,所述稳压罐的出口连接有测试段入口主管路,所述循环水动力模块的进口连接有回流总管,所述测试段入口主管路和回流总管之间并连连通若干用于安装被测阀门的分支管;
当使用气体介质测试被测阀门时,气体介质从气体动力模块流出,依次流经稳压罐、测试段入口主管路、分支管以及设置在分支管上的被测阀门,之后从安装在分支管上的排放阀排出,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被测阀门前后的气压;
当使用液体介质测试被测阀门时,气体动力模块产生的气体介质和循环水动力模块的液体均进入到稳压罐中,在气体介质的压力下稳压罐中的液体依次流经测试段入口主管路、分支管以及设置在分支管上的被测阀门、回流总管、循环水动力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被测阀门前后的液压。
进一步,所述气体动力模块包括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液氮储罐、液氮泵、气化器、氮气储罐,所述氮气储罐的排气口连通稳压罐的进气口;
所述循环水动力模块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水箱与稳压罐的连接管道上;所述回流总管与水箱的进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和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在第一测量点处,用于测量该处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在第二测量点处,用于测量该处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在第三测量点处,用于测量该处的压力;所述第三测量点、第二测量点、第一测量点沿介质在分支管内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三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位于被测阀门的进口处,第一测量点位于被测阀门的出口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氮气储罐和稳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水泵和稳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所述分支管于被测阀门出口处设置有第三调节阀;所述测试段入口主管路上设置有涡街流量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氮泵和气化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氮气储罐和稳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水泵和稳压罐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测试段入口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分支管于被测阀门的出口处还设置有第四开关阀,所述分支管于被测阀门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五开关阀;所述回流总管的干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